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实验室有一瓶放置已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探究其变质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没有变质,溶质为氢氧化钠;
猜想2:部分变质,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3:完全变质,溶质为碳酸钠.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2)另取少量该溶液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或C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2正确
(3)取步骤(2)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探究2】
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该小组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请计算原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的氢氧化钠与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1.

【反思与评价】
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所以在实验室中必须密闭保存该物质.

分析 【实验探究1】为检验变质程度,利用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氯化钠,可首先使用氯化钙除去变质生成的碳酸钠;然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如果部分变质,剩余的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如果全部变质,则滴加的酚酞不变色;
【实验探究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然后计算步骤1中加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计算;
【反思与评价】氢氧化钠变质是由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结果.

解答 解:【实验探究1】根据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可知步骤2: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可观察到生成了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氯化钙(或CaCl2);
步骤3:实验得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说明实验中观察到了滴入的酚酞变红,判断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探究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200g-245.6g=4.4g,
设样品溶液中碳酸钠质量为x,消耗盐酸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x               z                      4.4g
$\frac{106}{x}$=$\frac{44}{4.4g}$         $\frac{73}{z}$=$\frac{44}{4.4g}$
 x=10.6g                z=7.3g
与碳酸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frac{7.3g}{73g}$×100%=100g,
因此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200g-100g=100g,
设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NaOH+HCl=NaCl+H2O
   40      36.5
   m     100g×7.3%
$\frac{40}{m}$=$\frac{36.5}{100×7.3%}$
m=8g
设变质的氢氧化钠质量为n
CO2+2NaOH=Na2CO3+H2O
          80          106
           n          10.6g
$\frac{80}{n}$=$\frac{106}{10.6g}$
n=8g
所以原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的氢氧化钠与未变质的氢氧化钠质量比为8g:8g=1:1.
故答案为:1:1;
【反思与评价】氢氧化钠变质为碳酸钠是由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密闭.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变质及相关的计算,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时,可先把碳酸钠变成沉淀并且不生成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碱性物质,然后使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体现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元素的微粒37X-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是(  )
A.17B.18C.19D.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或动手,会启迪你的智慧.以下几个实验是老师,或是你亲自做过的,请你按要求填写合理解释或现象.

(1)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指向b(填“a方向”、“b方向”或“O”),其原因是:左边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气球膨胀,增大了浮力,造成向b方向偏转,
(2)已知m1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m2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
m1<m2.(用“>”、“<”、“=”填写)小西在实验室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原因是生成物氧化镁部分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
(3)实验室经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少量氢气,当你触摸试管底部,感觉放热,反应结束后观察试管中剩余锌粒呈黑颜色.
(4)如图2所示,用细线系住铜棒使之平衡,然后在铜棒一端用酒精灯加热.
①写出铜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铜棒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③本实验现象与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选填“有”或“没有”)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会分解出更多氧气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frac{1}{5}$
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都属于缓慢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除去下列物质所含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试剂或方法
A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BCO2CO通入O2,点燃
C铜粉铁粉加足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KCl加水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果遇到火灾,人们可以采用“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蹲下(或匍匐)前行”等逃生方法.根据此求生措施,你推测在两支长短不同的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只烧杯(如图所示),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同时熄灭B.长蜡烛先灭C.短蜡烛先灭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水(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现在下列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问题:

(1)图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仪器②的名称是集气瓶;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为了收集到不含空气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
(2)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双氧水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铁锈\;}}{\;}$2H2O+O2↑,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铁锈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的发生装置为B;用你选择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从学过的气体中选择)
(3)某学生利用烧杯、球形干燥管和单孔橡皮塞组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2所示).
①该装置A中应盛放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B处应放进稀盐酸中.
②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只需回答一点).
③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操作把球形干燥管提上来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