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外形与食盐相似,它有毒、有咸味、有良好的防腐作用,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甚至致人死亡.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亚硝酸钠至220℃以上会分解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亚硝酸钠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NO2+O2=2NaNO3
(2)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分别取少量亚硝酸钠和食盐于两支试管中,加热,若产生红棕色气体,则原固体为亚硝酸钠,无明显现象的则原固体为氯化钠..

分析 (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写出化学方程式;(2)区分食盐和亚硝酸钠两种固体的一种化学方法是:分别取少量亚硝酸钠和食盐,加热至320℃以上,放出有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的为亚硝酸钠,无明显现象的为食盐.

解答 解:(1)反应物是亚硝酸钠和氧气,生成物是硝酸钠,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2NaNO2+O2=2NaNO3
(2)由于加热亚硝酸钠至220℃以上会分解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硝酸铵受热不分解,所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分别取少量亚硝酸钠和食盐于两支试管中,加热,若产生红棕色气体,则原固体为亚硝酸钠,无明显现象的则原固体为氯化钠.
故答案为:(1)2NaNO2+O2=2NaNO3(2)分别取少量亚硝酸钠和食盐于两支试管中,加热,若产生红棕色气体,则原固体为亚硝酸钠,无明显现象的则原固体为氯化钠.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为有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E(填序号)
(2)镁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因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SiF4)气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F+SiO2=SiF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人类不断探索太空,发现的星际分子Z的化学式为C3H4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个分子中共有8个原子
B.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12×3}{56}$×100%
C.该物质完全是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菜肴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红烧扣肉
B.
凉拌黄瓜
C.
玉米窝头
D.
清蒸鲫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是某同学进行化学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了白色固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将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立即看到白色沉淀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入固体粉末
D.
验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以下各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氧化物.
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低碳”、“节能减排”在新的一年继续成为最热的流行语.二氧化碳高排放污染了大气,已成公害.气候凉热关系到地球村的每一个人,节能无处不在,“减碳”常伴你我,低碳并非与我们无关--中学生,做“低碳”达人!不属于“节能减排”的是(  )
A.校团委、学生会联合倡议“五个随手关”,“三桶水节水法”,“一纸多用法”
B.太阳能有限公司将在我校安装太阳能自供电路灯
C.家庭使用一次性筷子
D.“龙芯”绿色节能电脑引入学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花生油B.食盐C.面粉D.泥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