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长期饮用硬水易引起结石病,将硬水煮沸可以得到软水和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若取100g水垢制取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1)往溶液A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沉淀K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在水垢中加入盐酸至水垢完全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操作2中加热蒸发,要除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在蒸发过程中,当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5)实验结束后若计算出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要称量沉淀K还是CaCl2晶体的质量?_______(填“沉淀K”或“CaCl2晶体”)
【答案】 完全除去氯化镁杂质 过滤 Mg(OH)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H2O 、HCl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 沉淀K
【解析】(1)在水垢中,加入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钙和氯化镁,实验最终目的是得到氯化钙的晶体,所以往溶液A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使氯化镁完全沉淀,这样后期就避免存在镁的化合物,而导致氯化钙不纯;
(2)操作1是得到沉淀和溶液,是固液分离的操作,在实验室中该操作为过滤;沉淀K是在氯化镁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钙得到的,由于氢氧化钙和氯化钙不反应,而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难溶性的氢氧化镁,所以该沉淀为氢氧化镁,故化学式为 Mg(OH)2;
(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加入盐酸,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4)操作2中加热蒸发,要得到氯化钙晶体,要除去过量的氯化氢和水,蒸发食盐水时,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5)由于CaCl2晶体的质量包含原水垢中的氯化钙和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以及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所以计算出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只能根据沉淀K[Mg(OH)2]的质量进行计算。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未采用对比法的是
A. 探究燃烧的条件
B. 探究分子的性质
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 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
(1)用98%的浓硫酸配制l0%的硫酸溶液.现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 ;在稀释时,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搅拌。
(2)准备两块表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并除去表面的氧化膜.要求两种金属片表面积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一】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反应,观察到镁比铝反应更剧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1)连接仪器组装成如上图所示实验装置。某学生用抽拉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被拉出的针筒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____。
(2)依次进行镁、铝与硫酸反应,写出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要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可以测定两种金属与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还可测定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请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质性质实验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实验一: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电池在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提供电能,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实验二: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外壁贴有4片试纸,可以利用上述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装置①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够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说明气体X具有还原性,Fe2O3具有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
B.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D.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