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 H

2 He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12 Mg

13 A1

14 Si

15 P

16 S

X C1

18 Ar

19 K

20 Ca

……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 ;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 =________;

(3) 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A. 25 B. 30 C. 55 D. 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O2—2个氧原子

B.Ca2+—钙离子

C.P2O5—五氧化二磷

D.2H 2O—2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操作

装置

现象

1.取一个铜丝网,卷成筒形,固定在铁丝上

2.分别向①和②中注入15 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并放入盛有热水的③中

约1 min后可观察到①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

3.把铜丝网插入①中

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5 min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仍然不断有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3中仪器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

(2)是否可以得出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____________ (选填“是”或“否”)。

(3)如果用上述实验探究铜是不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铁丝换成铜丝

B.向仪器②中加入二氧化锰

C.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

D.检验铜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E.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和实验后干燥铜丝网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推断,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熔点高 C.受热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科粤版化学上册第5章燃料单元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

(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

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评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毫升 B.肯定小于6毫升

C.肯定等于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