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生成黑色固体,即有新物质生成;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配平即可,集气瓶底要预先留少量的水会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集气瓶;用装置D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待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装置内有空气,应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
解答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试管;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故答案为:A或B;E或F;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
(3)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D;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生成黑色固体,即有新物质生成;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配平即可,集气瓶底要预先留少量的水会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B;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留少量的水会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
(5)用装置D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故答案为: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6)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待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装置内有空气,应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故答案为:装置内有空气;气泡均匀、连续冒出;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氧气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叙述Ⅰ | 叙述Ⅱ | |
A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正常雨水显酸性,称为酸雨 |
B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C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5mL水和5mL酒精混合后小于10mL |
D | 酸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NaHCO3溶液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稀盐酸 | Ⅰ | 无明显变化 | 产生气泡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溶液变浑浊 | 无明显变化 | Ⅱ |
加入CaCl2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浑浊 | 溶液变浑浊 |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 |
B.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 |
C. | 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 |
D. | 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