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石油分馏 B. 火药爆炸 C. 粮食酿酒 D. 高炉炼铁

A 【解析】 石油分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高炉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是否比吸人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操作及现象如下:

(1)根据实验现象,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

(2)小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是因为吸人的空气在人体内的肺泡内与血液、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____交换。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气体 【解析】 (1)通过实验现象,通入呼出气体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入空气的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2)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是因为吸人的空气在人体内的肺泡内与血液、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考古工作者通常用测定某些文物中碳-14的含量来推测文物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6

B. 电子数为8

C. 中子数为6

D.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

A 【解析】 A、因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为6,则电子数为6,说法正确,故A正确;B、由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根据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电子数为6,说法错误;故B不正确;C、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质子数为6,则中子数为14-6═8,说法错误;故C不正确;D、因核电荷数为6,根据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则质子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说法正确;故D不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化学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了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

B. 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C.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D.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最早发现使用“石蕊”酸碱指示剂

A 【解析】 A、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A说法错误;B、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故B说法正确;C、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发明了制取烧碱的“侯氏制碱法”,故C说法正确;D、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最早发现使用“石蕊”酸碱指示剂,故D说法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一年化学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物质。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 铜用作导线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D. 木炭用作吸附剂

C 【解析】 A、铜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D、木炭用作吸附剂,是因为木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编制花环 B. 榨取果汁

C. 点燃蜡烛 D. 切分蛋糕

C 【解析】 A、编制花环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点燃蜡烛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切分蛋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同学们在“可爱的化学能源”实验中,对影响自制电池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自制电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查阅资料)电极材料、电极间距离、水果种类对自制水果电池的效果可能有影响。

(进行实验)

(1)选择水果和金属材料:水果选用西红柿、柠檬,金属材料选用铜片、锌片或铁片。

(2)将金属材料插入水果中,并测量距离,用导线连接金属材料和电流计,测量产生的电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部分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序号

电极

电极距离

水果种类

电流计示数(uA)

Cu-Zn

2.0cm

西红柿

72.5

Cu-Fe

2.0cm

西红柿

69

Cu-Cu

2.0cm

西红柿

0.0

Cu-Zn

2.0cm

柠檬

37.3

Cu-Zn

1.0cm

柠檬

95.7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 。

(2)欲得出“水果种类对电池效果有影响” 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___(填序号)。

(3)对比实验④和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对比实验①②③,可知构成水果电池的电极必须具备条件为________。

(5)水果电池是利用水果中的化学物质和金属片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的一种装置。将实验①中的西红柿换成稀硫酸,进行实验,电流计示数不为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由此可知,化学反应中除有新物质生成,还伴随有______变化。

探究电极材料对电池效果的影响 ①④其他条件相同时,电极间距离越小,电流越大,电池效果越好两极金属材料活动性不同Zn + H2SO4 === ZnSO4 + H2↑能量 【解析】 (1)实验①②③中,电极距离和水果种类相同,只有电极材料不同,而电流计的示数不同,由此可知这三个实验进行对比探究了电极材料对电池效果的影响;(2)欲得出“水果种类对电池效果有影响”的结论,就需要选择其他条件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干冰作冷冻剂 B. 硫酸用于除铁锈

C. 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A 【解析】 A、干冰作冷冻剂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热,故选项正确;B、硫酸用于除铁锈是因为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利用了硫酸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故选项错误;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利用了盐酸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2018届九年级(5月份)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

A.甲的化学式为H2O B.若32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36g丁

C.反应中甲、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1 D.________

B丁是氧化物。 【解析】 由图可知,甲是H2S,乙是O2,丙是S,丁是H2O,故A错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O22S +2H2O,当有32 g乙参加反应时,会生成36 g丁,B正确;反应中H2S、O2、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1:2,C错误;H2O为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