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炭黑--制作墨B.金刚石--制作割玻璃刀
C.石墨--制作铅笔芯D.氧气--作燃料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炭黑是黑色的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以制作墨汁,故正确;
B.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矿物,常用来制成玻璃刀来切割玻璃,故正确;
C.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灰黑的痕迹,常用来制铅笔芯,故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今年冬季,我国华北部分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不小的影响,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病患者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集气瓶底没留少量水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C.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对由铁、二氧化碳、氧气、碳、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
(1)写出D的化学式CO2
(2)B位置“队员”所代表物质的一种用途是支持呼吸(或冶炼钢铁等);
(3)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连线①代表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寿光北部手工制盐据考古上溯至商代已大规模生产,这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万代,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①钻井→②汲卤→③晒卤→④滤卤→⑤煎盐,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汲出的卤水浑浊,浓度一般在7~10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为7%~10%,下同),这样的卤水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高18~20度,就产生了“晒卤”这一环节.在“晒卤”的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第④步“滤卤”和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都是为了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蒸发结晶(填结晶的方法)的原理相同.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乙两种物质在t3℃时溶解度相同.
Ⅱ.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为乙>丙>甲.
Ⅲ.t4℃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20≤a<40.
Ⅳ.将t4℃时,480克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为1:5的丙溶液等分成四份,分别作如下处理:A、升温至t1℃;B、加入10克溶质丙;C、蒸发掉10克水;D、加入10克水.比较所得四分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是小明同学平时的部分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其中不科学的是(  )
A.温度计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B.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可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
C.液氧可用于火箭作燃料
D.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发生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科学实验必须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食盐水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老师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的性质.
(1)小聪和小明受到老师的启发,设计了如图2的家庭小实验,并推测了实验现象.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因为杯内的氧气被耗尽,同时又产生了不能燃烧且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但对图2中“两支蜡烛谁先熄灭?”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
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密度大,会下沉;
小聪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使高处的氧气量逐渐减少并耗尽,同时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浓度增大.
(2)通过实验,证明小聪的看法是正确的.由上述实验得到启发:从意外失火的高楼中逃生的正确方法是①②.(填序号)
①用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头弯腰沿墙迅速移向门外    ③打开窗户跳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