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A.硫的核电荷数是16B.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6gD.硫是金属元素

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6,表示原子序数为16;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硫的核电荷数是16,故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6结构,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硫,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化学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⑤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⑥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寒假伊始,春节临近,街头各种烟花鞭炮销售点场面火爆,但根据往年经验,燃放烟花鞭炮产生大量粉尘和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燃放鞭炮对空气造成污染是因为鞭炮中使用的黑火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木炭粉、硫磺粉等,点燃时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frac{\underline{\;点燃\;}}{\;}$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2B.NO2C.NOD.N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 验证方法、步骤等因素;下面是我们实验室制取氧气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1)下面是一些制取氧气的方法:
①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⑤通电分解水制取氧气;
上述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中,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案是①(序号);理由是反应在常温即可进行,节能,简便,生成水,无污染.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见装置:

①利用上述(1)中你选择的方案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该选择B,收集方法可以选择CE.如果需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选择装置是:F.
(3)实验室制取气体,在向发生装置中加入药品之前,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4)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氧气;现将78g过氧化钠放入338g水中,充分反应. 试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常温下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你选的制取和收集装置是BC或BE.
(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点燃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并和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小明同学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他用棉花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包在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为了揭开魔术的秘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
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反应但与O2不反应.
【作出猜想】
①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反应并生成O2
②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水蒸气反应并生成O2
③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CO2反应并生成O2
【进行实验】
序号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实验1/
实验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的现象,可判断猜想①不成立.
(2)由上述3个实验可判断,猜想②、③成立.已知实验2的B装置中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3)实验3的B装置是为了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则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为氢氧化钠溶液.
【反思与评价】
根据棉花团(可燃物)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B.木已成舟C.蜡炬成灰D.海市蜃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