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试题化合物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微观上表现在有不同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A选项为单质分子;B选项为化合物分子;C选项为单质分子;C为两种单质分子组成的混合物;故答案选择B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阳离子 | 阴离子 | ||
… | … | NO | Cl- |
… | … | … | … |
Cu2+ | … | ★ | 溶 |
Ag+ | … | 溶 | 不 |
A. ★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 B. ★处对应物质属于盐
C. ★处应填“不” D. ★处对应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铜
B 【解析】 A、★处对应物质的阳离子是铜离子,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铜元素显+2价,硝酸根显-1价,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2,故选项说法错误;B、★处对应物质是硝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C、★处对应物质是硝酸铜,硝酸铜易溶于水,★处应填“溶”,故选项说法错误;D、★处对应物质是硝酸铜,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于某一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判断正确的是( )
A.呈中性 B.pH>7 C.属于悬浊液 D.属于溶液
D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的形式相互混合,因没有阻挡光线的微粒,所以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属于显酸性的溶液。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1.3《物质变化》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研碎胆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水的沸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2.4.2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分类练习题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表中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X3-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3)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________依次递增。
(4)根据表中信息,确定1个一氧化碳分子(CO)中所含电子总数为________。
非金属氟N最外层电子数(或核外电子数或质子数)14 【解析】 (1)17号元素是氯,氯元素带气字旁,是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因此氯、氟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X3-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是氮原子,其元素符号为N; (3)通...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2.4.2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分类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氧气(O2) B. 二氧化硫(SO2)
C. 高锰酸钾(KMnO4) D. 硫酸(H2SO4)
B 【解析】 A、O2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它不是氧化物;B、SO2是由S、O两种元素组成,所以它是氧化物;C、高锰酸钾(KMn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它不是氧化物;D、H2SO4含有三种元素,所以它不是氧化物;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如图1所示仪器和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歌同学欲选择上述合适的仪器,组装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如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写名称),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图中的微型装置F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G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的O2干燥装置,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
(3)小邹同学欲用含少量CO2杂质的CO气体,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同时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产物。所需装置如图2所示:(友情提示:图中液体均为足量)
①你认为小邹同学组装的顺序为_____(填字母代号,每个装置只用一次)。
②装置A中的现象为_____。
③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酒精灯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bBDAC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2Fe+3CO2 。 【解析】 (1)氯酸钾制氧气是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需要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所以需要酒精灯; (2)该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所以为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气体干燥时长进短出。 (3)该反应的化学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小花变红
B. 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约1:2
C. 硝酸铵溶解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D.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B 【解析】 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只有当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时才显酸性,因此,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石蕊小花变红,A错误;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且他们气体体积比为1:2,B正确;所有的铵盐溶于水都要吸热,因此溶液温度降低,C错误;蜡烛完全燃烧的结论是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是肉眼可见的现象,D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册第1章步入化学殿堂第1周周周清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1?2秒钟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在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________,说明灯焰中________部分温度最高.
碳化外焰 【解析】 根据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和温度高低进行分析解答。 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1-2秒钟后取出,观察到处在外焰的部分最先碳化(变黑),说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