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9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请根据他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待燃烧停止,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且占广口瓶体积的约1/8,则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红磷过量 ②装置漏气 ③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3)实验完毕后,剩余气体主要是 由此可推测出剩余气体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_________(填“能”或“否”)?
(5)小刚进行了大胆改进,用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的容积为45mL、注射器的针筒润滑性非常好,不考虑摩擦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点燃红磷前活塞在20ml刻度处。待红磷与氧气充分反应,且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的活塞将停留在 ml刻度处(结果取整数)。
【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12.5 ②③
(3)氮气 不可燃、不支持燃烧、不与磷反应、化学性质稳定等
(4)否 (5)7
【解析】
试题分析: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立刻产生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为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且占广口瓶体积的约1/8,则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2.5%,因为进入水的体积在数值上恰好等于进入水的体积;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装置漏气或者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实验完毕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以推测出剩余气体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是不可燃、不支持燃烧、不与磷反应、化学性质稳定等;不能将红磷换为木炭,因为木炭反应后还能产生新的气体,影响实验;换为后面的实验后,总体积为65ml,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占五分之一,也就是13ml,实验最后活塞会停在7处。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下列做法不符合“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一主题的是
A.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报及废弃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右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加碘盐的保存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个化学性质 ,
炒菜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在开始”或“出锅时”)加入碘盐效果较好。
②由加碘盐的保存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个物理性质
③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酒精 乙醇 C2H5OH B.纯碱 氢氧化钠 NaOH
C.熟石灰 氧化钙 CaO D.干冰 水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C.为了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照明弹燃烧会发出耀眼白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暗红色固体燃烧后产生大量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
(4)澄清石灰水敞口放在空气中变质因为 。
(5)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为 。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 ~1.5 B.胆汁7.1~7.3
C.血浆7.35~7.45 D.尿液4.7~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B.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D.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