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解决温室效应
D.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请你根据如下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来参与实验室制取相关气体的实验与研究。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实验药品:5%双氧水、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比较研究】 请填写下表
制取气体 | 反应物的状态 | 反应条件 | 收集方法和依据 | |
氧气 | 固体 | 加热 | 排水集气法 | O2难溶于水 |
二氧化碳 | 固体和液体 | 常温 |
|
|
【实验研究】(1)某同学选用a、c、d、f、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
①该同学选用的药品 。
②下列是该同学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③若用k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管通入(填m或n);检验k装置中收满氧气的方法是: 。
(2)三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A B C
①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
②要检验集气瓶中收集的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b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与CaCl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棕色固体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2)写出物质E的用涂;
(3)转化过程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分下列物质所选试剂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B.用食盐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C.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与稀盐酸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与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听长辈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查阅资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淀粉碘溶液的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个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___。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大小不同
(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废旧金属中含有铜、金(Au)和镍(Ni),回收Au并制备CuSO45H2O晶体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1的生成物为H2O
B.操作1和操作2用到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C.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Cu>Ni>Au
D.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
(2)实验室可以用装置B或C来制备CO2,反应方程式为 ,与装置B相比较,C的优点有 ;若用D装置收集一瓶CO2,气体应该由 口导入(填“a”或“b”).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选用 装置,反应方程式为 .
(4)F为简易净水装置,小卵石和石英砂所起作用为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 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经该装置处理过的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 水(填“硬”或“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