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硬水、软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现象
B氧化铜、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
CN2、CO2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DO2、CO2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合理即可)

分析 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发现;
B、根据氧化铜和四氧化三铁的颜色分析;
C、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分析;
D、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解答 解:A、向硬水和软水中倒入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泡沫多的为软水,因此使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选项正确;
B、氧化铜和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固体,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助燃,故伸入燃着的木条,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氧气能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A;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就可以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图.
(1)图中有多处操作错误,①试管口未向下倾斜,②导管应刚出橡皮塞即可,还有③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2)图中实验器材有橡皮塞、导管,试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还有酒精灯.
(3)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BDFAEGC.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检查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E.收集气体  F.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G.从水中撤离导管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撤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倒流进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2)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若实验中收集到的氧气带有紫红色,原因是试管口未放棉花.
(5)某同学将烧红热的铁丝直接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实验完毕后,发现瓶底炸裂,试分析原因没有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
B.木炭燃烧后,留下的炭灰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减少了
C.3 g碳与 8 g氧气反应生成了11g二氧化碳
D.10克的蜡烛燃烧后,将生成物和未燃烧的烛油收集起来一定还是1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仪器b的名称是铁架台.
②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操作步骤是:先将集气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导管d通入(选填字母c或d).若用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O2,应将从导管e通入(选填字母e或f).
③B、C和F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F与C相比还具有的一个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是某科技馆的一台“永动机”,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
金制成的叶片.进入热水因叶片伸展“划水”而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复原.关于该“永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动会使水温升得更高B.水的内能转化为转轮的机械能
C.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科技发展制造出了永动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是很好的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温度显著下降的是(  )
A.氢氧化钠B.氧化钙C.浓硫酸D.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氧气用于炼钢D.氮气用作充氮灯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X、Y对应试剂组可能(  )
选项
试剂
ABCD
XH2OH2OH2OH2O2溶液
YNaClNH4NO3NaOHMnO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