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CO气体在使用或点燃前要进行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过程中,B中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处点燃的目的是 

③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Ⅰ.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Ⅱ.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Ⅲ.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生成0.1mol铜

Ⅳ.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④甲同学认为A为C的对照实验,通过A、C现象的不同证明B装置中有CO2生成,

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⑤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知道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其中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注意事项以及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①CO气体在使用或点燃前要进行验纯,以防爆炸;

②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与C中的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③A中的液体是排除二氧化碳气体;CO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将其黑色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铜单质,并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其反应方程式为:CO+CuOCu+CO2;因为CO具有毒性,所以在D处将多余的CO点燃,防止污染空气;

Ⅰ.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正确;

Ⅱ.C中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故质量不相等,错误;

Ⅲ.该反应前后都要通入一氧化碳,故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一氧化碳不可生成0.1mol铜,错误;

Ⅳ.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正确;

④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因为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故填: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

⑤在B处,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说明了说明CO有还原性,CuO有氧化性;D处一氧化碳能燃烧,说明了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故答案是:①检验气体的纯度;CO2+Ca(OH)2→CaCO3↓+H2O;

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CO+CuOCu+CO2;燃尽CO,防止污染空气;

③Ⅰ、Ⅳ;

④点燃酒精灯前,已经先通一段时间CO,可知CO通过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

⑤还原性、可燃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石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的性质是(  )

A.导电性   B.质地较软 C.可燃性   D.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能够达到目的是(  )

A.

除去CO中的CO2  B.

探究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是KNO3和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NO3

73

80

87

95

103

114

125

136

150

163

170

①10℃时,NaNO3的溶解度是 80 g/100g水.

②从表中数据看出KNO3与NaN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从KNO3饱和溶液中提取KNO3晶体常采用的方法是  

③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KNO3,要使其完全溶解,应  (填“升高”或“降低”)溶液温度.

④现有80℃的NaNO3饱和溶液250g,要使其析出晶体70g应降温至  ℃;

⑤KNO3和NaNO3在t℃时的溶解度均为W g/100g水,分析上表可推知,W数值所在的最小范围是  ;现将溶剂质量相同的KNO3和NaNO3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到t2℃,前者析出的晶体比后者多,则t1、t2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仅0≤t2<t1≤t    B.仅t≤t2<t1≤100    C.0≤t2<t1≤100    D.0≤t1<t2≤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NO3、K+、H+    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HClO  HCl    Mg(OH)2   MgCl2    

B.CO2   H2CO3   CaCO3    Ca(HCO32

C.H2O   HNO3    Fe(OH)2  NH4NO3

D.SO3   NaHSO4  NaOH     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如图的小烧杯中装入一定的NaOH,测量其温度;另取一定量的硫酸,测量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棒搅拌.记录溶液温度的变化.甲、乙、丙三位同学准备选择以下试剂进行实验:

同学

试剂

使用的NaOH

使用的H2SO4

NaOH固体

稀硫酸

NaOH溶液

浓硫酸

NaOH溶液

稀硫酸

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有两位同学选择的试剂是错误的.从溶液温度改变的因素考虑,指出错误的原因:

(1)  同学错误的原因是 

(2)  同学错误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5个铁原子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4)铵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