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A图的实验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2)B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析 (1)实验A可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回答;
(3)根据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解答.

解答 解:(1)实验A可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即氧气约占空气总量的$\frac{1}{5}$;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的后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总量的$\frac{1}{5}$;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原子的“三个不变”,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3)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答案: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总量的$\frac{1}{5}$;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3)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空气中氧气的测定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理解、掌握这些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小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C.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D.FeSO4溶液(H2SO4),加入足量Fe粉、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钢丝做导线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
C.用氦气填充食品袋内以防腐D.用金刚石做钻探机的钻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现需要量取10mL水,某同学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值>10mL(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反应能发生且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aCO3+Cu(OH)2═Ca(OH)2+CuCO3B.Cu+H2SO4═CuSO4+H2
C.Fe(OH)3+3HCl═FeCl3+3H2OD.NaOH+KNO3═KOH+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
A.甲烷、CH4、混合物B.锰、Mn、金属单质
C.氯酸钾、KClO3、金属氧化物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向紫色石蕊中通入CO2气体,等溶液变色后,将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溶液颜色不再发生变化为止,本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溶液颜色变化是(  )
A.紫色→红色→白色B.紫色→红色→紫色C.紫色→紫色→红色D.紫色→红色→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发生大火,本次火灾得以在短时间内急速蔓延烧透整栋建筑物,元凶极有可能是施工队所使用的保温材料聚氨酯(PU)材料.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由四个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这次火灾,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2)溅落的电火花在引发这场特大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B(填标号)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3)现在的防火建材中都加入了一种叫氢氧化镁的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为氢氧化镁分解生成的氧化镁固体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分解过程吸收大量的热,且生成的热被水蒸气带走,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则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