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2)在符号①Fe3+②H2O2③SO42﹣ 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所示: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

(4)放电条件下,氮气能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氢气化合反应生成氨气(C),进而生产出尿素(D)等其它的氮肥。请根据如图二所示的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每个D分子是由_____个原子构成的;

②写出A→B反应的化学反应式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答案】氯化钠 A 是否有新的分子产生 。 8 2NO+O2=2NO2 化合反应 。

【解析】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铁是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

(2)阳离子带正电荷在符号①Fe3+H2O2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Fe3+,故选

(3)①由微粒的构成可知,A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B、C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A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Ⅰ中的变化有新的微粒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Ⅱ和Ⅲ中只是微粒的间隙发生成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Ⅰ;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分子产生;

(4)①根据D 分子微粒的构成可知,每个D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共8个原子构成;

由微粒的构成和变化可知,A→B的反应是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反应式是:2NO+O2=2NO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小江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②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③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和盐酸的质量为100.0g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12.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07.6g

试通过分析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

(2)试通过计算推断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3)若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其含钙的质量分数为a% ,则a的取值范围是 (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含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乙烧杯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B处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它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的_____主要来源。

(2)酒精(C2H5OH)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属于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锅里的油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

(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①我国部分地区家庭使用的暖瓶的瓶胆,使用不长时间壁上就会形成很厚的水垢,其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这说明该地区的水中含有较多的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种水叫_____水,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可降低水的硬度;如果用稀盐酸除去上述水垢,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______性,可以清除冰箱内的异味。

③“干冰”不是冰,其化学式是_______,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检测指标.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_(填序号)

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

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He

O

F

Na

S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表中氧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

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上表所列的6种元素中,位于第一周期的元素有______种。

③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

(2)如图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示意图(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氢氧化钠)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学习中,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知识,下面A、B、C三个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A实验通过观察干冷烧杯内壁的现象,得出甲烷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

(2)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组成来推断水的组成,理论依据是_________定律。

(3)C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中选用的可燃物是_________;从研究方法来看,A实验与__________(填“B”或“C”)实验方法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1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2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2所示),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假设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甲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条先褪色(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碳酸钙不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_____(填“高”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1,乙同学收集一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1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80 s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的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_____ (至少填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