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1)酸和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这类反应为中和反应.
(2)往小烧杯中倒入5mL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颜色呈红色,插入温度计,在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可以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由红色变为无色,温度计读数升高.
(3)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的“泛酸”症状可以用止酸剂(氢氧化镁)治疗,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2HCl═MgCl2+2H2O.

分析 (1)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3)氢氧化镁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 解:(1)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往小烧杯中倒入5mL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颜色呈红色,插入温度计,在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最终溶液下酸性,可以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由红色变为无色.中和反应放热,温度计读数升高.
(3)氢氧化镁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故答案为:(1)盐;水;(2)红;由红色变为无色;升高;(3)Mg(OH)2+2HCl═MgCl2+2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代表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其中A和B都属于盐,且B可用于补钙,C为氧化物,E是最常用的溶剂.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为H2O;
(2)物质C的一种用途为灭火;
(3)若物质A是一种钾肥,其化学式为K2CO3;写出反应C→B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1020304050
KCl30g33g35g38g41g
KNO321g31g45g65g88g
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在30℃时,5gKN03加入到10g水中可得到33.3%的KN03溶液
D.在50℃时,两物质各10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均没有固体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肥皂水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
(2)下列节水措施正确的是ABC
A、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B、用淘米水浇花
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
(3)自行车的支架刷有油漆用以防锈,是因为油漆可以使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隔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稀盐酸,现在要将100g此溶液处理后在排放.则此溶液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钙;
(2)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将C点溶液蒸发42.8g水后,求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分别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2NaOH+CuSO4═Na2SO4+Cu(OH)2↓.
③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④碳酸氢铵(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NH3)、二氧化碳和水NH4HCO3$\frac{\underline{\;\;△\;\;}}{\;}$CO2↑+H2O+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近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
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CH4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判断猜想2正确,最关键的观察对象是A;(选填“A”、“B”、“C”或“D”)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掉原有的CO2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干燥或吸水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水雾或小水珠,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2)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t3℃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加入甲物质20g(或降温到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A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2)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笫3或三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