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2016年3月19日晚8时40分,京港澳高速湖南汨罗大荆路段发生一起油罐车爆炸事故,引发2台小型客车、2台大型货车燃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下列关于爆炸、燃烧和灭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爆炸是由于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发生剧烈的燃烧引起的
B.任何物质完全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气
C.消防员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D.发生火灾后应及时逃离火灾现场并拨打“119”火警电话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爆炸是由于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发生剧烈的燃烧引起的,正确;
B、任何物质完全燃烧不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气,错误;
C、消防员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
D、发生火灾后应及时逃离火灾现场并拨打“119”火警电话,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的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2)反应物B2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填最简比).
(3)图3表示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由示意图可以得到的一个信息是:在化学反应中,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收集O2
B.
稀释浓硫酸
C.
称取食盐
D.
检验溶液酸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室温下,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固体有剩余,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乙(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若甲中含有少量丙,应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3)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填“a”、“b”或“c”).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5)若用质量分数为6%的甲溶液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2%的甲溶液,需加水100g;主要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进一步探究CO2的性质.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接e、d接b、c接i.
(2)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性质.
物质用途金刚石切割玻璃石墨作电极用燃素墨水书写档案材料
对应性质①硬度大②有优良的导电性③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等.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少开汽车,节约用纸等.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H2O+CO(NH22
(5)最近我市有千余辆公交和出租车完成了油改气(汽油改天然气),使油城人出行越来越“低碳”,也为了降低温室效应作出了贡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6)从表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等质量的煤和甲烷完全燃烧,甲烷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少,放出热量高.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质量/g放出热量/kJ
甲烷2.7556
3.6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试管.
②能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③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所选发生装置中还需添加的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④若BD装置可用于制取和收集CO2气体,则检验CO2气体是否收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碳酸钠俗名纯碱,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工业有重大贡献,他发明的制碱方法,被誉为“侯氏制碱法”,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及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图:

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晶体)
③2NaHCO3$\frac{\underline{\;\;△\;\;}}{\;}$ Na2CO3+H2O+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属于盐(填“酸”、“碱”或“盐”),它的俗名叫纯碱是因为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去杂质离子、精制.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除去Mg2+,加NaOH溶液和加BaCl2溶液的先后顺序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最后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
(3)X是滤液中最主要的成分,X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该生产工艺流程的循环使用,该产物为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1),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理由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防止干扰;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上瓶盖.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右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
H++OH-═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Na+、Cl-(填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