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分离、除杂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实验内容实验设计
A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蒸发
B提纯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先加入水溶解,蒸发结晶
C区分NH4HCO3和NH4Cl取样,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分离CO2和CO混合物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剩余溶液中加浓盐酸,即可“释放”出纯净的CO2
(  )
A.AB.BC.CD.D

分析 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应再过滤、洗涤、干燥,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不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否则得到的还是两者的混合物;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
C、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H4Cl不与稀盐酸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
D、分离CO2和CO混合物,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剩余溶液中加浓盐酸,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但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用化学符号填空:
(1)①盐酸、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存在H+
②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K$\stackrel{+7}{Mn}$O4
(2)①盐酸除铁锈的反应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②只选用一种溶液和金属丝、通过一次反应就能将铁、铜、银的活动性验证出来,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可放性答案,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固体混合物A的组成,其中可能含有Na2SO4、NaOH、Ba(OH)2、BaCO3、MgCl2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实验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E的化学式是NH3
(2)步骤②中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3)写出步骤①中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
(4)在溶液B和溶液F中,一定都存在的阴离子是Cl-(写离子符号).
(5)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Na2SO4、MgCl2,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NaOH、Ba(OH)2,若要进一步推理其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用试管取少量溶液C,向其中加入适量Na2SO4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Ba(OH)2,可能有NaOH;若无明显现象,则混合物A中一定没有Ba(OH)2,一定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
(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鸡蛋壳浮在液面上,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渐渐溶解.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D装置相连并产生什么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a→d→e→b→c→(填写各接口字母).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
(5)写出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做“氧化铜+硫酸→硫酸铜+水”的实验,其5次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列空格:
实验次数氧化铜/g硫酸溶液/g硫酸铜/g
12.01204.0
24.01208.0
36.01209.6
48.020016
510.0200X
(1)哪几次反应氧化铜有剩余?3、5
(2)表中x的值是16
(3)求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C、D、E是三个气体收集的装置图中,有一个错误的装置是E(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加热;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H2SO4(稀)═H2S↑+FeSO4,则应选择B(填序号)来作发生装置.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果用F来收集H2S,气体应从b通进(选填“a”或“b”)
(4)把C、D、E中错误的装置调整好,用他们来收集NO气体(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及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D装置来收集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溶解度曲线是物质溶解性的直观体现.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质可能是熟石灰
B.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
C.使c物质结晶析出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实验室在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沙子或放少量水,目的是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了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两种单质组成)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探究脱氧剂成分
【实验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实验猜想】根据颜色变化,猜想该脱氧剂中含有Fe(填化学式).
【验证猜想】方法为:用磁铁吸引或加入盐酸有气泡.
【实验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已验证的成分分离.取剩余固体与少量CuO混合,置于图1所示装置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脱氧剂中还含有C(填化学式).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使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注射器原来的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
(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实验对比】
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3).步骤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燃烧结束,冷却的室温.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氧气含量太少时,可燃物无法燃烧.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不受氧气含量多少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