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常用下图A与B装置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③、④的仪器名称③
 
、④
 

(2)小高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图中的
 
装置(填字母),本实验所采用收集方法的原因是
 

(3)小明要用A装置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瓶①应盛放
 
(填序号)
A.氢氧化钠      B.浓盐酸      C.稀硫酸      D.浓硫酸
(4)某同学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5)A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分别加水浸没集气瓶②中导管的末端和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①,若集气瓶②中
 
,则该装置漏气.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干燥(除水),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直接写出仪器的名称;
(2)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3)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只能用酸性物质干燥,所以浓硫酸合适,可以据此答题;
(4)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注意事项解答;
(5)根据装置的特点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图中所给仪器的名称为:③酒精灯;④铁架台;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该选择A装置,
(3)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只能用酸性物质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瓶①应盛放C; 
(4)B装置制取氧气,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试管口无棉花团,使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水槽中的水变红;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
  △  
.
 
K2MnO4+MnO2+O2↑;
(5)A装置为密闭装置,当分别加水浸没集气瓶②中导管的末端和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①,若集气瓶②中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则该装置漏气.     
故答案为:(1)③酒精灯、④铁架台;
(2)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C;
(4)试管口无棉花团、2KMnO4
  △  
.
 
K2MnO4+MnO2+O2↑;
(5)没有气泡冒出.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铜能导电
B、石蜡能燃烧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CaCO3和稀盐酸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
 
 
(填字母,下同).
②若要制备多瓶CO2,并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
 
,收集装置应选择
 

(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2时,应选择
 
 

组合而成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是一些制取气体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①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Ⅰ.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Ⅱ.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还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可以从E~G中选取
 
(选填序号)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
Ⅲ.若用D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
 

②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
编号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催化剂质量/g待测数据
实验150.0MnO2   0.2 
实验250.0CuO     X 
Ⅰ.表中X的数值应是
 

Ⅱ.表中的待测数据指
 
(填字母序号).
A.氧气的质量             B.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质量
C.氧气的体积             D.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盐酸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判断废液中溶质一定有NaCl(NaCl溶液呈中性),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定废液中另一成分是Na2CO3,还是盐酸.
(1)甲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铜固体,观察到
 
,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2)用向废液中逐滴加入经过酸化的
 
NO3.溶液来确定废液中另一成分是Na2CO3,还是盐酸,此方法不可行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3)后续实验操作是用pH试纸,测出废液的pH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或小常识往往包含着一些化学原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①油锅着火时迅速盖上锅盖灭火        ②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
③要延缓铁钉生锈可用食盐水浸泡下    ④煤气泄漏及时打开换气扇排气.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四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元素符号).
(2)铝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见下表),根据下表判断6.02×1023个钠原子的质量y为
 
.请归纳下表中的规律:
 

相对原子质量121623
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12g16g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学化学常用对比方法研究物质的反应规律.
(1)实验室用铁丝完成下列实验.
①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铁丝,看到铁丝红热现象.
②利用图1装置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物相同,但现象不同,原因是
 

(2)图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示意图.
①图2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图2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一个重要反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上述两个反应中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不同,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83254
反应后物质质量/g164x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