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作用;
(2)根据写方程式的注意事项考虑方程式的写法;
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
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解:(1)①给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仪器是试管;②收集气体的仪器叫集气瓶;
(2)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用奇偶法配平即可,氧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由于过氧化氢制氧气是用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B,由于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集气瓶口应该向上,使空气从上方被排出,故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C.
故答案为:(1)①试管;②集气瓶;
(2)2H2O2
 MnO2 
.
 
2H2O+O2↑;B;C.
点评:反应装置的选择分为: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考虑,写方程式要遵循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的步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些化学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借助设计一定的实验产生明显现象来判断.小明发现CO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反应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为证明反应发生,小明设计出如图三个实验方案:

(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烧杯,b
 

(2)请回答:
如果有明显现象发生,请写出实验现象;若没有,请提出改进方案.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4)小明又设计以下实验进一步证明,请回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往NaOH溶液中通往CO2气体
步骤2:接着往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
步骤1:没有明显现象
步骤2:现象:
 

反应方程式为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5)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要求用不同的方法).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张同学为了测定某混合物(含Na2CO3和NaOH)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现称取了该样品20g配成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BaCl2溶液质量为40g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
 

(2)当加入BaCl2溶液质量为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质量为
 
g;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表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
 
粉末.
没有气泡产生.该液体不是过氧化氢溶液.
步骤二: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该液体是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1)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表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10%红墨水溶液 同一规格除味剂 溶液褪色的时间
 ① 10mL 5g 10min
 ② 10mL 10g 5min
上述实验的结论是
 

(2)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取1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1.10g/mL)置于烧杯中(并滴入2滴酚酞),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滴入,烧杯中溶液颜色从红色逐渐变浅,当加入10mL稀盐酸时,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4mL稀盐酸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2)试解释烧杯中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原因
 

(3)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时生成氯化钠多少克?(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
(1)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认识的:①二氧化碳、②碳酸钙、③油脂、④汽油、⑤葡萄糖,都是碳家族的成员.上述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
 
(选择上述物质的编号填空).
(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小刚同学对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建构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
①写出X的化学式
 

②写出转化关系图中由Y→CO2的 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
 

③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也可得到CO2,同时还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年6月5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1)由于
 
(填化学式)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2)请你分别从防止大气污染和爱护水资源两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具体的建议(各写一条):①防止大气污染的建议
 

②爱护水资源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公共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