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四节中档难题提升题 题型:科学探究题
探究(1):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学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进行加热,发现有气泡,同时还剩余白色固体.他们对白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的固体.
(提出猜想)
猜想1: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猜想2: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
猜想3: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的中性氯化钙溶液,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1成立 |
步骤二:取滤液少许,往滤液中滴入:① | ② |
(实验总结)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③ .
探究2:某化学兴趣小组把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并非如想象的有红色铜析出,而是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同学们非常好奇并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生成的溶液显碱性
(提出猜想)
猜想1: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猜想2: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某气体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一:同学们把一小块切干净的钠投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点燃生成的气体,听到“噗”的一声后燃烧起来;
实验二: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现有蓝色沉淀.
(实验总结)
①两个猜想中的“某碱”是 ,猜想2中生成的气体是 ;
②水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请你判断猜想 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第二节中档难题提升题 题型:单选题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 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加10g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加10g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 加10g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10g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尖子生题 题型:单选题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看集气瓶口是否有气体冒出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尖子生题 题型:单选题
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室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
A.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B.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
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六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人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__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装置是铁丝在氧气燃烧的实验装置图。
(1)若有8.4 g铁发生反应,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至少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
(2)回顾实验:实验时,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的作用是____,据此,我们从燃烧的角度分析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题型:填空题
对物质进行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 CO2的知识网络图.
物质①的化学式是C2H5OH;物质②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物质③中的阳离 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_;写出 CO2转化为物质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物质⑤中碳元 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 价。
(2)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①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②SO2+2NaOH═Na2SO3+H2O
以上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初中学过的CO2也是酸性氧化物;酸 性氧化物一般是____________ 氧化物(填“金属”或“非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