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用化学用语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2)硫化钠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Na2$\stackrel{-2}{S}$;
(3)5个氨分子5NH3
(4)硫酸根离子SO42-

分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解答 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硫化钠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Na2$\stackrel{-2}{S}$.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5个氨分子可表示为:5NH3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SO42-
故答案为:(1)Al;(2)Na2$\stackrel{-2}{S}$;(3)5NH3;(4)SO4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实验过程】小组的同学按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  骤现  象结  论
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装入试管,
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
溶液变为蓝色 色
红色固体的成分既有Cu也有Cu2O
【思考】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节约药品(写出1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C2H5OH)不发生电离,溴化氢(HBr)电离产生氢离子(H+)和溴离子(Br-).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溶液的组成推断,医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显中性,溴化氢的水溶液显酸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而把氢氧化铜放入水中则不能导电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能溶于水,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
(3)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用化学符号表示)H2O、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认真观察后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如下:方法一:2KMnO4$\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方法二: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请回答:
①两种方法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都是分解反应,方法二中MnO2起催化作用.
②从节能、环保的角度看,应选择方法二制取氧气.
③现用方法一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BCF(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写化学方程式).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填装置编号),收集装置为F,应从⑧(填序号)管口进气,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为金属腐蚀的探究实验中部分装置图.由图A可知,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  )直接接触.
A.氧气B.氧气和水C.D.水和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这样的方法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往往偏大,请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乙醚是人类很早就使用的有机麻醉剂,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短线表示原子间的连接(例如水分子的结构可表示为H-O-H).根据乙醚的结构式回答有关问题;
(1)乙醚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
(2)乙醚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24: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和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2CaO+2SO2+O2$\frac{\underline{\;高温\;}}{\;}$2CaSO4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2HCl═2NaCl+H2O+SO2↑.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1:只有K2SO4
猜想2:只有K2SO3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红色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1各取2mL反应后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
2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随即滴加几滴红色品红溶液.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褪色,
证明含有K2SO3
3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实验测定某品牌的潜水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故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先用500mL的集气瓶收集一瓶该气体,实验前用弹簧夹B夹住橡胶管,打开弹簧夹A,持续通入纯净的氢气.点燃氢气后迅速插入集气瓶中,塞紧瓶塞,使氢气在集气瓶中燃烧,产生少量的水,其体积忽略不计.(假定燃烧过程中,通入的氢气全部反应完.)
(1)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2)当氢气燃烧的火焰刚好熄灭时,应该立即进行的操作是用夹子A夹住橡胶管,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B;
(3)氢气熄灭后,甲同学立刻打开B,观察到量筒中的水由200mL减少到80mL,于是他认为该品牌潜水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4%;
(4)一段时间后,乙同学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又减少了30mL,且此后水面不再发生变化,他分析思考后,认为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气体没有冷却至室温;
(5)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且每1g氢气燃烧就消耗8g氧气,为了完成此实验,至少需要氢气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