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X、Y元素化合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Y B.Y2X C.YX2 D.YX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某同学将一张细条状铝箔纸的两端分别压在干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时干电池的正极与正极相连 B.用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也能燃烧
C.实验中铝箔纸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该实验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3B+2A=C的反应中,10gA与足量的B反应能生成22gC,则A、B、C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3∶2∶1 B.12∶10∶22 C.4∶5∶22 D.5∶4∶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
小李的实验: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
(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在1993年成功制取了一种由相对原子质量为18、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这种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
C.这种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0
D.这种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两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已知在A2B化合物中,A和B的质量比为7:4,则符合A、B质量比为7:12的化合物是( )。
A.AB2 B.A2B3 C.AB D.A2B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混合后发生变化的微观图解,由此图表达的
含意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只生成了水,
并没有氯化钠生成。
B.H+与OH-粒子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他们相遇会结合成水。
C.此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D.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食品加工厂在制作馒头等面食时,经常会用到食用小苏打。与工业制取碳酸氢钠不同,食用小苏打是由纯碱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得:
CO2 + H2O + Na2CO3 === 2NaHCO3。
某温度下,向121.2g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至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析出,过滤,分别得到23.96g固体和106.04 g溶液。
请计算:(1)参与反应的CO2质量。
(2)过滤后的溶液中,碳酸氢钠与水的质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