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关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B. 蜡烛燃烧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

C. 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

D.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解析】 A、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反应现象而是生成物,故A错误; 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且发出黄色火焰能通过感官器官感觉到,故B正确;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水,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冷烧杯内璧有水雾产生,故C错误; D、因为在没验证前我们不知道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应说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俗称

化学式

类别

常见用途

A

消石灰

Ca(OH)2

用作建筑材料

B

石灰石

Ca0

氧化物

用作食品干燥剂

C

小苏打

NaHCO3

用于焙制糕点

D

纯碱

Na2CO3

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是一种碱,可用做建筑材料,正确;B、CaO是氧化钙的化学式,俗称生石灰,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错误;C、碳酸氢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不属于酸,错误;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是Na2CO3,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指导我们的生活。

(1)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标号)

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变小

(2)表1是部分物质在20℃时的溶解性;表Ⅱ是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离子

OH-

Cl-

CO32-

SO42-

K+

Mg2+

.Ba2+.

温度 (℃)

0

10

20

30

40

氯化钠(g)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g)

6

10

18

36.5

50

表1空格中应填写________;分析表Ⅱ可知,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的温度是___。

(3)简单解释“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

A、C 不 30 “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 【解析】 (1)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正确;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故错误;C、溶液的浓与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指该溶液是否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B. 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C. 参与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02

D. 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 【解析】 A、水受热蒸发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B、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不会因温度降低而停止,降温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物理性质不变,故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叶绿素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02,故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电解生成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了比较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同学向盛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滴人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如图A所示),他接下来所做的对比实验应选图____(填“B”或“C”)装置,你的理由是___。 

A.在盛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B.在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内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  

C.在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内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C必须在同一体积内比较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解析】 设计实验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通过实验操作得出结论,操作越简单,现象越明显,实验方案就越合理。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0.03%,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很少,实验现象基本上无明显变化,如不盖上玻璃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使与石灰水反应产生更多的浑浊,这样就没法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 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

B 【解析】 试题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从上述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有水生成和放出热量。因此不能判断出是否有二氧化碳的生成。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

A. 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

B. 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

C. 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D. 蜡烛越烧越短

C 【解析】 试题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曹旭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做出结论

D 【解析】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属于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Cu2+、Cl﹣、SO42﹣ B. Mg2+、Na+、Cl﹣、CO32﹣

C. Na+、Ba2+、Cl﹣、NO3﹣ D. H+、NH4+、NO3﹣、Cl﹣

C 【解析】 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Cu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Mg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D、H+、OH-能结合生成水,NH4+、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