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铁路上常用2Al+Fe2O3Al2O3+2Fe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第5章 燃料 单元测试(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 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专题3.4 物质组成的表示式 第一课时 怎样用式子表示物质的组成 怎样写单质的化学式(练)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3个铁离子:3Fe2+ B. 1 个臭氧分子:O3

C. 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 D. 2 个氢原子: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成都外国语学校自主招生化学试卷(直升卷) 题型:推断题

下列有关的物质及相互转化,都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中A、B、M、E均为常见单质,F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①一定量的A在B中点燃可生成C和D的混合物,且C、D均为无色气体,C是常见的还原剂,可与B进一步反应生成D。

②M+B→G(此反应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佳反应)

③D+L→F+G

④C+K→D+E

(1)写出D和F的化学式:D______;F_______;

(2)转化④在金属冶炼中常用来炼________;

(3)A在B中燃烧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成都外国语学校自主招生化学试卷(直升卷) 题型:单选题

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 )

A.Ca2(PO4)3(OH) B.Ca3(PO4)3(OH)

C.Ca4(PO4)3(OH) D.Ca5(PO4)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成都外国语学校自主招生化学试卷(直升卷) 题型:单选题

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近年来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即“共享单车”,关于“共享单车”的使用,你认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共享单车"能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B.“共享单车”是一种低碳生活,能减缓温室效应

C.“共享单车”能减少PM2.5的排放,能使天更蓝

D.“共享单车”能减少水污染,能使水更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年成都外国语学校自主招生化学试卷(直升卷) 题型:填空题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每题答案不唯一,请务必写全)

(1)五氧化二磷分子中的原子

(2)氯化镁中溶液中的离子

(3)化肥硫酸铵中的原子团

(4)二氧化碳溶液中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专题2.4 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第1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元素和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索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D.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在不停地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峰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他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峰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I.小峰准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实验开始时,向试管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

(1)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取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处,观察到________,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II.小峰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②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提出猜想)

猜想1: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ml

分两次进行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的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ml

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 ml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过氧化氢酶的作用

(3)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4)实验②中“第一次”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5)实验②中第二次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_ml。

(实验反思)

小峰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人体中过氧化氢酶是在体温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又补充进行了几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入过氧化氢酶

不加过氧化氢酶

反应温度/℃

25

37

42

25

37

42

收集到气体体积/mL

39

56

34

5

5

5

(6)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新结论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