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还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报告。
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 |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_____ |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发出_____火焰 | ||
B | 取一根长2cm直径为5cm粗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不发生燃烧 | _____ |
取一根长2cm直径为5cm的螺旋状细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_____,放热 |
反思与结论:(1)实验中集气瓶内都要留少量的水,其中水可以由细砂代替的是_____(填“A”或“B”)
(2)通过比较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②_____。
【答案】明亮的蓝紫色 S+O2SO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Fe+2 O2
Fe3O4 B; 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得越剧烈; 铁丝越细或铁丝跟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得越剧烈
【解析】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2
Fe3O4;
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能被水吸收,不能被细沙吸收,铁丝燃烧实验集气瓶底可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以防集气瓶炸裂;
硫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粗铁丝在氧气中不能燃烧,而细铁丝却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
答案:
S+O2 | |||
明亮的蓝紫色 | |||
3Fe+2 O2 |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1)B;(2)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得越剧烈;铁丝越细或铁丝跟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得越剧烈。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往一定质量的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B. 电解水时氢气与氧气体积
C. 高温加热木炭粉与氧化铜的混合物
D. 镁带在密封的容器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南通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请按要求填空。
(1)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海带富含的______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2)今年5月我国在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CO2等气体,可燃冰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甲烷大量泄露到大气中,会导致使全球气候变暖。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利用如图装置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通过______(填操作名称)净化水的方法原理相同。
(4)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
A 分子个数B 分子质量C 分子间隔
(5)海水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但海水的pH也在逐渐减逐渐软化、变薄、缩小。
①根据海水pH变化趋势判断:2000年时海水呈______性。
②“海洋酸化”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③软体生物贝壳软化、变薄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铵与重铬酸铵是常见的两种铵盐。下表为这两种盐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0 | 10 | 20 | 30 | 40 | 60 | 80 | |
S(硫酸铵)/g | 70.6 | 73 | 75.4 | 78 | 81 | 88 | 95 |
S(重铬酸铵)/g | 18.2 | 25.5 | 35.6 | 46.5 | 58.5 | 86 | 115 |
(1)当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时,温度 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20℃时,若要将硫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一定可以成功的方法是_____;
(3)将 80℃时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30℃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是_____(填“硫酸钾”或“重铬酸钾”)溶液;
(4)若要除去混在重铬酸铵中的少量硫酸铵,可采用_____的方法(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
(2)在A处看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B处看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硅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
(2)2个钠原子_______________;
(3)3个铝离子_________;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5)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的氧气,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室常用氯化氨固体与碱石灰固休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
(5)已知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若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可以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展示了化学的学科价值,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方法与结论 |
A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若水中有不溶物即为硬水 |
B | 氮气和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
C | 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 取样,分别滴加足量的稀硫酸,固体溶解的是氧化铜 |
D | 食盐水与澄清石灰水 |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酚酞变红的是食盐水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10 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80 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86.7 g。
(l)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