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肥皂水搅拌
C 铝丝和银丝 用磁铁吸引 浸入硫酸铜溶液
D 氢氧化钠和硫酸铵 加水溶解测pH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A、根据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不同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同进行分析;
C、根据铝丝和银丝都不会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样品,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木条没有复燃的是空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无味的液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加肥皂水搅拌,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铝丝和银丝都不能被磁铁吸引,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浸入硫酸铜溶液,有红色固体析出的是铝丝,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银丝,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取样品,加水溶解测pH,显碱性的是氢氧化钠,显酸性的是硫酸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硫酸铵,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镁是叶绿素中唯一的金属元素.植物缺镁时,通常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失绿,严重时整片叶干枯.给农作物施加MgSO4和NH4MgPO4(磷酸镁铵)等镁肥,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抗病能力.
(1)NH4MgPO4属于
 
肥,NH4MgPO4中含有
 
种元素.
(2)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MgSO4溶液500kg进行喷施,需25%MgSO4溶液的质量是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为除去NaOH溶液的少量Ba(OH)2,先加入适量CuSO4溶液再过滤
B、为检验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加入稀盐酸中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C、制H2时为减缓反应速率(不影响H2的质量)可向稀H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
D、为检验纯碱溶液中是否含有烧碱,可先加过量的氯化钙,再加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蚕丝被褥的油污用清水不易洗去,可用肥皂水多次洗涤即可
B、纵火烧日本汽车不是理性爱国,不仅能引发火灾还可能会爆炸
C、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后可用加热压制法封口
D、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KCl(K2CO3)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B、BaSO4(BaCO3)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CuO(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钙、硝酸钾
B、碳酸钠、盐酸、氯化钡、硝酸银
C、盐酸、氢氧化钾、硫酸、氯化镁
D、氯化钠、硫酸铁、氯化钾、氢氧化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水、碘酒
B、氮气、氯酸钾、钢
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D、石墨、熟石灰、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收集气体时,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瓶,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
A、密度比空气大
B、密度比空气小
C、密度与空气相等
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氧化铜
B、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向一定量的K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