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区别、分离不正确的是( )
A.用燃烧铁丝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自来水和纯水并蒸干的方法区别它们
D.双氧水制氧气结束后,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二氧化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第三节中档难题提升题 题型:填空题
________叫物理变化,________叫化学变化,也叫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中档难题提升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盐酸+氧化钙→氯化钙+水
C.水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再研究。
(回顾史实)
1774年,某科学家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1)上文中这位科学家是_____。
A 诺贝尔
B 居里大人
C 门捷列夫
D 拉瓦锡
(2)以下微观示意图表示金属汞蒸气与氧气反应的过程,请在反应前方框内画出正确图示_____:
(重温教材)
实验室常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该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_____。用化学符号写出反应式_____。理论上实验成功时的现象是_____。实际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理论值。
(提出问题)
用燃烧红磷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后,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将数显设备(电脑等)、三种传感器(压强、温度、O2浓度)、测量装置进行连接。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打开瓶口橡皮塞,加水并调节使蒸馏水瓶和烧杯内液面相平,夹紧止水夹,打开并调试好传感器和数显设备,用酒精灯将足量红磷点燃,立即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4)燃烧结束后,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待瓶内液面不再上升后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烧杯和瓶内液面相平。在数显设备上得到的曲线图(纵坐标为O2浓度: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秒;压强和温度曲线仅表示该段时间内对应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分析)
(1)时间约为_____秒时红磷开始在集气瓶中燃烧。
(2)压强曲线BD段降低的原因是_____。
(4)操作_____,引起了压强曲线DE段变化。
(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探究,用燃烧红磷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因为_____。
(反思与交流)
若要更精确地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你对实验的改进建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氮气 ③镁 ④金刚石 ⑤葡萄糖酸锌 ⑥葡萄糖酸钙
(1)可预防侏儒症的是_____。
(2)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
(3)可用于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
(4)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通常能与所有物质反应
B.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
C.鱼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是一种高能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四节中档难题提升题 题型:单选题
金属材料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银的导电性最好,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B.铁制炊具不仅导热性好,还可为人体补充铁元素
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
D.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可节约资源又可保护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B.氢气燃烧时会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C.氢气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D.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