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 氧化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交叉关系

C.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B 【解析】 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故A错误;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故B正确;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和纯净物是包含关系,故C错误;D、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是包含关系,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三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氖 B. 氧 C. 锌 D. 磷

C 【解析】 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进行解分析答. 解答:【解析】 A、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错误. B、氧元素带有“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C、锌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 D、磷元素带有“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套卷综合训练(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已知铜的熔点是1083.4℃,铁的熔点是 1534.8℃。

(1)请从物理性质角度说明为什么用铜而不用铁来铸造货币____________。

(2)请用 1 个化学方程式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并指出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属于哪种基本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3)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铜的熔点比铁低,易于铸造。Fe+CuSO4 =FeSO4+Cu 置换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解析】 (1)铜的熔点是1083.4℃、铁的熔点是1534.8℃,说明铜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便于铸造;货币流通的次数比较多,所以要防止生锈,铁比铜易锈蚀;(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套卷综合训练(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6 年诺贝尔奖颁给了对“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分子机器”是在合适的外界刺激下,可以执行类似机器运动的独立分子或者分子组装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机器可能是一种新型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其他分子

B. 分子机器不会运动,一定要在外力的作用下才会运动

C. 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看到分子机器的运转

D. 分子机器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A 【解析】 A. 分子机器是独立分子或者分子组装体,故可能是一种新型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其他分子,正确;B. 微观粒子都是在不停运动的,分子机器能运动,“分子机器”在合适的外界刺激下,可以执行类似机器运动,错误;C. 微观粒子都是肉眼看不到的,通过肉眼看到分子机器的运转,错误;D. 分子机器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们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实验中用了过量的红磷,目的是_____。

(发现问题)实验时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均正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集气瓶,同学们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_____测量了倒吸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发现回流到集气瓶中的水少于集气瓶体积的,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测)甲猜测:有一部分水在导气管内未完全进入集气瓶内。

乙猜测:是由于瓶内红磷、氧气传感器等仪器占有一定的体积。

你的猜测:_____。

(深入探究)同学们用氧气浓度传感器定量测定过量红磷燃烧时氧气的含量变化,装置如图2(装置密闭,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氧气浓度实时变化如图3。

(结论)99秒时,氧气的含量降为3.2%,由此得出结论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1)99秒后氧气含量又上升并最终稳定在8.5%左右,可能原因是_____。

(2)一同学仍利用图2装置和药品,实验时稍加改进,最终氧气的含量明显低于8.5%,其改进方法是_____。

4P+5O22P2O5 除尽氧气 量筒 当氧气浓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红磷会自动熄灭。 当氧气浓度降到3.2%时,红磷会自动熄灭,氧气未能除尽。 当红磷周围氧气浓度降到3.2%时,红磷会自动熄灭,而瓶底的氧气会向上扩散,从而出现传感器周围氧气浓度又上升并最终稳定在8.5%左右 燃烧过程中把燃烧匙沿橡皮塞慢慢向下移动。 【解析】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从微观角度分析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气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很小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不可分

C 【解析】 由题意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进入人们的鼻子中,碰到嗅觉细胞,故闻到香味。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一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填空题

在常见的元素中,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是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 素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

Hg;O;H;Al;N. 【解析】 (1)常温下唯一呈液态金属是汞,由汞元素组成,其元素符号为:Hg;(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是:O;(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其元素符号为:H;(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5)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氮气的含量最多,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一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学习化学最常用的手段是( )

A. 推理 B. 测量 C. 实验 D. 计算

C 【解析】 实验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同时化学也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更应该讲究实事求是,因此学习化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实验,其中推理、测量、计算等方法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也均有涉及,但不属于最常用的方法,故本题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仪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B. 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F 【解析】 A、蒸馏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正确;B、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不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错误;C、硬水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易形成浮渣,而软水与肥皂作用易起泡沫,所以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加以鉴别,正确;D、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使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水垢的形式析出,可以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