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变质           B.干冰制造舞台烟雾             

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   D. 铁杵磨成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一瓶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请回答:

(1)配置200g这种溶液需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

(2)现取10g配置好的稀硫酸,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绿色化学”要求物质回收或循环利用,反应物原子利用率为100%,且全部转化为产物,“三废”必须先处理再排放。下列做法或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

A.焚烧塑料以消除“白色污染”               B.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

C.C3H4+2H2+2CO    C5H8O2           D.2KMnO4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

A.KCl        B.NH4HCO3      C.K2CO3     D.Ca(H2PO4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请回答20~22题。

【交流与评价】

(1)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活动与探究】

(2)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                         ,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

(3)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