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杵磨成针

B.

死灰复燃

C.

木已成舟

D.

积土成山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磨杵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死灰复燃的过程中一般有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积土成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宜城市某公司生产的“XX葛粉”的有效成分有:淀粉(74.144%)、蛋白质(0.08%)、铁(1.42mg)、钙(28.03mg)、“硒”(1.06mg)……。

(1)其中的“铁”、“钙”指的是          (填“单质”、“化合物”、“元素”、“分子”)。

(2)上述成分中的硒的化学性质与硫相似,其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据此推测:硒所处的大概位置是在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3)实际上,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不只它们,例如氯元素和溴元素(Br)的化学性质也相似。请你写出溴化钾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  质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述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铜原子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2)右图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所形成微粒的

符号是     ,该微粒与钠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

 

A.

铁丝

B.

木炭

C.

蜡烛

D.

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初中化学实验报考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

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C.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2g食盐

D.

温度计显示的室温度数为25.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