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 1766 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将“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水,因受当时错误观念的束缚,他没有揭示出水不是一种元素。

(2) 1785 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如图1所示。他得出结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并且正式命名了“氢”元素。

①拉瓦锡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1中,多功能瓶里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00 年,英国科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极稀的硫酸钠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 ( 硫酸钠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M”或“N”)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③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超过临界温度(374.2°C)和临界压强(22.1MPa )时的水被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550°C时,测得乙醇(C2H5OH) 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

图3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浪淘沙》(刘禹锡):“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限。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沙里淘金是最古老的采金方法。金,柔软金黄,熔点1067℃,稳定性高,不易被氧化,历来是财富的象征。但金在地壳中含量极少,沙里淘金异常艰苦,且收获甚微。

以上叙述中,属于金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属于金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沙里淘金”是利用金和沙的______不同使金和沙分离的,它利用的是金的________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A、B、C、F均为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B和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均为无色液体,F为一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无色气体;D、E、H均为由一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常温下,D和H为无色气体、E为黑色固体。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E ________;

(2)反应①中A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

(3)反应2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4)写出H的一种用途或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或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可燃物质

氢气、酒精、天然气

B

含碳物质

葡萄糖、蔗糖、面粉

C

缓慢氧化

铁生锈、光合作用、食物腐烂

D

化学工艺

火药发明、铁的冶炼、烧制陶器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实时测量技术)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验证建筑火灾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如图l所示,在圆简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3个点(K1、K2、K3)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2所示,在3根烛芯一定距离都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a1、a2、a3)、温度传感器(b1、b2、b3) 和二氧化碳传感器(c1、c2、c3)。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

(1)实验获取 3 根蜡烛熄灭的时间如表 1 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在这三个时间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

表1 3根蜡烛熄灭的时间

蜡烛

熄灭时间/s

106

164

199

表2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

熄灭时间/s

低处(a3)

中处(a2)

高处(a1)

106

19.8

19.1

18.5

164

18.9

17.7

x

199

18.6

17.1

16.5

①三支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②表 2 中,x 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17.9 B.17.2 C.16.1

③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细化:___________。

④纵看表 2 数据,___________(填“低”“中”或“高”)处氧气含量下降最慢。

(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由此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从以上分析,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依据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观点

A

lg干冰变成lg二氧化碳气体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相定律

B

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分解成汞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以减少其挥发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存在较大间隔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星湾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彩虹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过滤

C.称量固体 D.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