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用化学方程式解释Ⅲ实验中C处变浑浊的原因Ca(OH)2+CO2═CaCO3↓+H2O.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赤铁矿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该实验存在的一个缺点是无尾气处理装置.
若B处盛放的是磁铁矿(主要成份是四氧化三铁),写出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O3(熔融)$\frac{\underline{\;通电\;}}{\;}$4Fe+3O2↑_,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炼铁的原理、一氧化碳的毒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直接通入氧气,不能燃烧,加热通入氧气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Ca(OH)2+CO2═CaCO3↓+H2O;
(2)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红棕色的固体变黑,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填:红棕色固体变黑;无尾气处理装置.
一氧化碳能与四氧化三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铁能生成铁和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能支持燃烧,故填: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2Fe2O3(熔融)$\frac{\underline{\;通电\;}}{\;}$4Fe+3O2↑;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以及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摩擦生热B.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
C.水的电解D.煤的干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铝的元素符号:ALB.2个氢原子:H2C.钙离子:Ca2+D.硫酸铁: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除去NaCl中少量杂质CaCl2、Na2SO4,所用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BaCl2、HClB.BaCl2、Na2CO3、HCl
C.BaCl2、Na2CO3、HNO3D.BaCl2、K2CO3、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
B.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 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 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解释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扩散,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2)小林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飞出,造成安全事故.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你赞同的预测是乙  (填“甲”或“乙”),理由是白磷的量不清楚,所以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完全消耗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 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编号方案1方案2方案3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甲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对比标准比色卡:pH<7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CaCl2
【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
【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请任意指出一处方案1中使用pH试纸的操作不对;方案2中加AgN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并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有CaCl2.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先有气体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刚过去的2010年里,包括四川在内的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数以十万计的人畜饮水困难.这次的自然灾害又一次让我们增强了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
A.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B.加大力度开发利用地下水
C.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D.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有一瓶NaOH溶液盖子没有盖上.
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稀盐酸
②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NaOH,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探究步骤预计现象
除尽溶液中的CO32-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试剂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②向实验①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酚酞变红
(3)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