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金属锶用于冶金、电子、化学和蓄电池等工业,是制取各类锶合金的优质原料。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ⅡA族

B.锶的原子序数为38,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8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Sr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____;

②实验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B中得到10mL的氧气,则同时在A中得到_____mL的氢气。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结论。

(3)生产自来水时常加入活性炭以清除水中异色、异味,其净化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和放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将该操作编号为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分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_____、石油和天然气等。

(2)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针对下列几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②实验一:A,B同时加热片刻后,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 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③实验二: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

④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密闭集气瓶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其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分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西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了解到木屑的主要成分是含碳元素的物质,易燃,为了进一步了解的组成,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木屑由哪些元素组成?

[做出猜想]木屑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设计实验]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浓硫酸可吸水,碱石灰吸收CO2和H2O)

(1)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观察到_____;说明木屑中含有碳元素。

(3)实验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出现,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木屑中含有氢元素,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正确,请说明原因:_____;

[拓展实验]彤彤认为对兴趣小组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就可以检验木屑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她的改进方案是_____。将实验装置改进后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说明木屑中含有氢元素。

[分析计算]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取木屑的质量为14.1g,其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3g,生成水的质量为9.9g,通过计算可以确定木屑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氧元素。如果含有氧元素,那么木屑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 主要成分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西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A2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大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氧气与二氧化碳可通过相互转化来维持平衡。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该反应的原理是水和二氧化碳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同时释放氧气。

①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了______________能。

(2)化学兴趣小组对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进一步研究。

①验证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方法是:取少量葡萄糖粉末于_________中,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初步判断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

②若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反应后产生的能量为15.94KJ。某男子静卧休息一昼夜需消耗约5858KJ的能量。若他因病不能进食,只能靠输入葡萄糖液(其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10%)维持能量,则一昼夜内至少需要输葡萄糖液的质量为________克(假设葡萄糖产生的能量全部用于人体消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