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2.5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 20 8.5
第二次 20 4.5
第三次 20 2.5
第四次 20 n
(1)上表中n的数值为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求实验结束后生成总气体质量(X)的比例式
 

(4)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14.4g水,则生成溶质的质量分数
 

(5)欲配制100g该浓度的稀盐酸,用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根据图表数据可知,第1、2次反应后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都为4g,而第3次反应后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为2g,说明此时碳酸钙已反应完,不再产生气体,故表中n的数值为2.5;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根据图表数据可知,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2.5g,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减去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就是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然后根据碳酸钙的质量求气体的质量;
(4)根据碳酸钙的质量求出氯化钙的质量,再求质量分数;
(5)根据碳酸钙的质量求出氯化氢的质量,可以求出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再根据稀释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1)根据图表数据可知,第1、2次反应后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都为5g,而第3次反应后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为3.2g,说明此时碳酸钙已反应完,不再产生气体,故表中n的数值为2.8;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2.5g-2.5g=10g
设生成气体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10g          y        x
(3)生成气体的比例式为:
100
44
=
10g
x
;x=4.4g
(4)
100
111
=
10g
y

解得:y=11.1g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14.4g水,则生成溶质的质量分数:
11.1g
10g+80g-4.4g+14.4g
×100%
=11.1%;
(5)由题意知,20g盐酸与4g碳酸钙恰好反应,设20g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z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g     z
100
4g
=
73
z

z=2.92g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2.92g
20g
×100%
=14.6%
设欲配制100g该浓度的稀盐酸,用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m
则:100g×14.6%=m?36.5%
m=40g.
故答案为:(1)2.5;
(2)CaCO3+2HCl=CaCl2+H2O+CO2↑;
(3)
100
44
=
10g
x

(4)11.1%;
(5)40g.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较为复杂,须仔细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一滴水含约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NaOH、KCl、H2SO4
B、KNO3、HCl、CuCl2
C、Na2CO3、NaNO3、Ca(OH)2
D、Ba(OH)2、MgCl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所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  )
A、CaO
B、NaCl
C、S03
D、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大多数的食品包装中都有一包干燥剂,但是一些特殊的食品中通常要放一包“双吸剂”,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下列各物质中适合做“双吸剂”的是(  )
A、熟石灰B、生石灰
C、铁粉D、活性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氢元素
 
;②两个氢分子
 
;③铜原子
 
;④铵根离子
 

(2)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
 

(3)如图3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图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D.原子数目.
②图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 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
 
(填序号).
A、等于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足量的稀硫酸加到装有CuO和Fe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若药品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排空气法收集O2,产生并收集气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有(填代号)
 

(5)用排空气法检验O2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6)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代号)收集装置是
 
.(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通过实验获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
 
(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工业上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