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中的错误操作只有③

B. 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不需要密封保存

C. 图中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可以是④①③⑤②

D. 按图中操作量取所需要的水,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0%

【答案】C

【解析】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①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④中仰视刻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密封保存,故选项说法错误。

C、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①③⑤②,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量取水时,读数如图④,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市场上的加碘食盐通常加入的是碘酸钾(KIO3),替代了原来的碘化(KI),因为碘化钾容易被氧气氧化。为探究不同条件下KI与O2的反应,进行如下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碘单质(I2)遇淀粉液变蓝。②部分酸、碱、盐通常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如:盐酸中存在H和Cl

(进行实验)

实验1 将不同浓度的KI溶液置于纯氧中,放置相同时间后观察,现象如下表:

装置

烧杯中的液体

现象

①2 mL 0.15%KI溶液+5滴淀粉液

无明显变化

②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

溶液变蓝

③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

溶液变蓝,颜色较②深

实验2 将相同浓度的KI溶液加入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后置于纯氧中,5分钟后观察,现象如下表:

装置

烧杯中的液体

现象

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2mL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2 mL1% 盐酸

溶液变蓝

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2 mL 10% 盐酸

溶液变蓝,颜色较⑤深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通过对比⑤和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KI在盐酸的作用下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I+O2+4HCl=4KCl+2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实验④中加2mL蒸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将实验⑥中2 mL10% 盐酸替换成2 mL10% NaCl溶液,5分钟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从离子角度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

(2)写出硫酸钠的化学式并标出钠元素的化合价___

(3)2个氧原子:___

(4)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___

(5)含有10个电子且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___

(6)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常遇见铜制品生锈的情况.活动课上,同学们设计实验对铜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验证铜锈的组成

【査阅资料】①铜锈为绿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③碳不与稀硫酸反应.④氧化铜为黑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进行实验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橾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按如图组装仪器,装入药品.

②加热铜锈,直至不再有气体产生,停止加热.

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加热铜锈生成的物质有

铜绣由 元素组成;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冷却后,向试管中固体 加入适量稀硫酸,稍加热.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 为蓝色.

【进行实验2】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4个实验,每天观察一次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实验4中的铜丝生锈了,且与水接触的部分生锈更明显.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

实验1

在干燥环境中,铜不易生锈

(1)实验2和3中使用的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原因是

(2)如果要证明铜生锈的快慢是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内容是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铜生锈的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及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其中A为胃酸的有效成分,BC两种气体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红色粉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CD的反应原理可用于冶炼金属

B. B→C反应放出热量

C. AD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E可能是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后,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氧化钠与稀硫酸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进行猜想1)(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H2SO4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显中性。

(实验验证1)实验操作①: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将打磨光亮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观察到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实验结论:猜想(2)成立。

实验操作②: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_____色。实验结论:猜想(3)成立。

(反思交流)(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

2)对于实验出现不同的结论,同学们咨询老师后得知: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会有气体产生,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质由_____(写化学式)组成。

(提出问题2)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什么?

(进行猜想2)同学们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一定不是CO 2,原因是_____

(实验验证2)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检验生成的气体后,验纯后点燃气体,观察到_____,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知识拓展)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_____(填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丁都属于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C. 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

D. 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第一个F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_____,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混合气应由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可能含有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_____

红色固体含有Cu2O

(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