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C2-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结构相同,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
(1)A元素的符号Al;(2)B元素组成这种单质的名称金刚石;
(3)C元素的名称氧元素;(4)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Al2(SO43

分析 根据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及原子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因此A是铝元素;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物质为金刚石,因此B是碳元素;元素C形成的离子C2-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得到两个电子后有10个电子,C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故C为氧元素;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因此最外层是6个电子,则D元素的电子总数是16,因此是硫元素.

解答 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因此A是铝元素;故填:Al;
(2)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物质为金刚石,故填:金刚石;
(3)元素C形成的离子C2-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得到两个电子后有10个电子,C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故C为氧元素;故填:氧元素;
(4)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因此最外层是6个电子,则D元素的电子总数是16,因此是硫元素,A是铝,C是氧,D是硫,因此形成的化合物为硫酸铝;故填:Al2(SO4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了解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掌握元素的简单分类和物质的元素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
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细沙中.
实验后老师作了如下提示: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该反应中单质铝与一氧化碳有相似的还原(填“氧化”或“还原”)性.
实验后同学们对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产生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能反应吗?
同学们在请教老师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组别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取Zn、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Zn和CuO能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2取Mg、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Mg和CuO能反应
实验3取Cu、Fe2O3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粉末无变化Cu、Fe2O3不能反应.
【实验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有些能反应,有些不能反应.
【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酶是一类在常温下就可以发挥作用的生物催化剂,它的催化效能比一般化学催化剂高出几千、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土豆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楚楚同学设计实验证明新鲜的土豆片也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图Ⅰ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装置,图Ⅱ用于测量产生O2的体积.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3%过氧化氢溶液体积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
20mL无其他物质a
20mL鲜土豆片0.5gb
20mL二氧化锰0.5gc
(1)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弹簧夹,向量气管中加水,若右侧液面高于左侧,且液面差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形成油封,气体将Ⅱ中液体压入量气管,从而测得产生氧气的体积(或者防止氧气溶于水,使结果不准确).
(2)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反应时间;欲探究鲜土豆片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应比较b和c (选填“a”、“b”或“c”)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试管.
(2)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Ⅱ.(填Ⅰ或Ⅱ)
Ⅰ.加热Ⅱ.通一氧化碳
(3)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4)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碗碟,可得到炭黑
B.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C.一旦发现有人触电,立刻用手将人拖离电源
D.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
A.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B.铁丝生锈
C.用秸秆、杂草发酵制沼气D.酒精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属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西气东输”工程实施以后,我们对天然气有了更多的了解.天然气要经过多次“减压”后才能输送到居民家中,“减压”后天然气的体积会变大,原因是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
(3)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在甲、乙两图中,安装位置正确的是甲图.
(4)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减缓温室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有使用清洁能源,多植树造林(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吸入空气中CO2含量高
B.
蜡烛中含氢元素
C.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
D.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