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老师在课堂的演示实验中,证明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
 
,发现木条复燃,表明瓶中装的是氧气;同学们感到很新奇,要求老师再做一次,而老师没有重新收集氧气,又用刚才集气瓶重复做了一次,结果木条又复燃了.
此时有同学提出疑问:刚才第一次实验后氧气已经消耗了一部分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是多少?
课后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出的结论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应在30%~50%之间.
这时小陆同学又提出:能否使实验数据更加具体和准确些?兴趣小组同学又略经讨论,进行实验,得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号瓶(收集的氧气)2号瓶(收集的氧气)3号瓶(收集的氧气)4号瓶(收集的氧气)

不复燃

不复燃,但很亮

很亮,复燃

立即复燃
这时,小张同学脱口而出:“氧气约占36%时就是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最低体积分数”,而其他同学立即反对,理由是
 
,你认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
 
(实验数据均取整数).
(7)为保证潜水艇长时间在水中,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下列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②水通电制取氧气;③氧化汞加热制取氧气;④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填序号),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检验气体是否为氧气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分析表格可发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36%时木条就可复燃,根据空气中原有的氧气和收集到的氧气,就可算出氧气的分数;
根据潜水艇里的环境及对供给氧气反应的要求,分析所涉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出最适合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原理即可.
解答:解:检验气体是否为氧气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
因该瓶中还有体积为64%的空气,空气中也有氧气,所以这位同学的观点不正确.观察实验记录,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36%,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时空气还占64%,所以空气中有氧气的量为:64%×21%≈13%,所以此时瓶内共有氧气的分数为:13%+36%=49%
方法①:高锰酸钾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放出氧气,而加热时也会消耗氧气,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
方法②:水通电分解需要通电,消耗电能,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
方法③:氧化汞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放出氧气,且生成的汞有毒,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
方法④: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且可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给氧气的同时吸收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与其它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用加热、不用通电,操作简单,还能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呼吸所需的氧气.
故答案为:集气瓶中;
该瓶中还有体积为64%的空气,空气中也有氧气;49%;
④;不需加热或通电,还能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呼吸所需的氧气(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一般从原理要科学、严谨、合理,装置和操作要安全、简便,药品要易得、经济、环保节能,还要注意要结合实际情境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干冰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纯碱
 

(4)3个过氧化氢分子
 

(5)2个钾离子
 

(6)n个磷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几组物质中,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是(  )
①煤气和沼气②金刚石和石墨③高锰酸钾和锰酸钾④氯化钾和氯酸钾⑤水银和银⑥生石灰和石灰石⑦石油和煤⑧白鳞和红磷⑨纯碱和烧碱⑩氧化铁和氧化亚铁.
A、②③⑧⑩
B、②③⑤⑥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⑥⑨
D、②③④⑧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就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氧化铁,实验结束时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
B、实验过程要对尾气进行处理,不能排放到空气中
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实验原理:CO+FeO
 高温 
.
 
Fe+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如图1所示).
【饮料说明】
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加入水的体积加入水的温度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200mL15℃a(待记录)
2
 
50℃b(待记录)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2)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mL,b=132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化合价都为+2价),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相对原子质量:X>Y
C、金属活动性:X>Y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已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只盛有等质量同浓度的过量的盐酸的烧杯,向左盘中加入11.2g炭粉,则右盘应加多少克CaCO3才能使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  )
A、11.2gB、17.6g
C、20gD、2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下列含氮物质:NO2,NH3,N2O,N2O4,NH4NO3,请算出氮元素的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