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一瓶未开启的浓硫酸,标签如图.请阅读标签上的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该瓶内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②若要配制400g10%的稀H2SO4,应该取该浓H2SO4_____ml.
③配制时,应先将_____倒入烧杯中,然后沿器壁慢慢倒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一瓶放置已久的“生石灰”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对样品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l.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假设2.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是_____的混合物.假设4.是Ca(OH)2和CaO的混合物
(1)图中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通过实验现象可以直接看出,其中假设_____不合理.
(3)有同学认为此生石灰样品中一定有氢氧化钙,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填正确或错误),因为_____;
为了得到最后结论,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
①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克沉淀B;
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
③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
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可能含有_____,怎样验证滤液E中可能含有的物质一定存在_____
(5)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C、D、E为无色气体,E为温室气体之一,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F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高锰酸钾的性质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为防止试管破裂,实验中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写一点)。
(2)维生素C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常温下,利用如图实验测定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有______(填标号)。
A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
B 胶头滴管每次吸取果汁的体积
C 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3)酸性KMnO4(相对分子质量为158)溶液可以测定居室内甲醛(CH2O)的含量是否超标(国家标准:成人允许的最高浓度为0.1mg/m3)。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关闭止水夹______(填“a”或“b”,下同),打开______,用注射器抽取新装修的室内空气;接着关闭止水夹______,打开 ______,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重复上述操作,至抽取到空气样品0.5m3与溶液中的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反应。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含甲醛的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反应原理为4KMnO4 + 5CH2O + 6H2SO4 == 2K2SO4 + 4MnSO4 + 5CO2 + 11H2O。)
由此判断该居室内甲醛含量______(填“有”或“没有”)超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分别回到问题
(1)如图 I,已知: SO2 气体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和 CO2 性质相似。如图所示,水槽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试管内液体都变成红色。从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出 SO2 气体一条物理性质____。写出SO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SO2 气体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如图 II,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所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C 点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个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所示),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1)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溶液,也可能是_____溶液。
(2)实验验证(要求验证一种物质,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丁的用途之一是作建筑材料,乙是氧化物,常温下是气体。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1)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乙在常温下可与__________反应转化为丙(填物质所属类别)。
(3)在日常生活中,戊的用途是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关于甲以及甲→丙的反应,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甲可能是金属 B 甲可能具有可燃性
C 甲→丙的反应可能属于分解反应 D 甲→丙的反应可能属于化合反应
(5)若甲是黑色固体,则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 Na2CO3、BaSO4、NaC1、CuO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产生的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
(2)写出步骤③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3)在溶液C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是___。
(4)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用固体混合物A的样品进行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A框中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保持B框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反应能得出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