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 生铁、氢氧化铜、冰水混合物 B. 液氧、硫酸钡、粗盐
C. 天然气、纯碱、石油 D. 干冰、氯化镁、海水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初中2018届九年级四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探宄活动.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阋资料)CaC1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a:只有CaC12
猜想b:有_______(填化学式)
猜想c:有CaC12和Ca(OH)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乙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通入CO2 | 滴加Na2CO3溶液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石蕊试液变蓝 | ___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_________(填写字母)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运用下列方法或试剂区分各组物质,难以达到目的的是( )
A. 燃着的木条——氧气和氢气 B. 闻气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C. 观察颜色——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D. 肥皂水——软水和硬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龙口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1) NaCl + NH3 + CO2 + H2O =NaHCO3 + NH4C1
(2)2NaHCO3Na2CO3 +CO2↑ +H2O。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1)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B. 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C. 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1的小
D.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龙口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 先变红后变紫 B.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先变蓝后变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龙口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C.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D. 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同学们用如图实验装置来探究水的组成。
(1)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检验b管内气体的操作是:先______,再打开活塞。
(2)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4)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空白方框中画出_______微观图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a、b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化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
(3)产生的氧气可选用 D、E、F 中的_____(填一种即可)进行收集,能用该收集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也可用图G装置收集氧气,若在其中装满水,氧气应从_____(填“c” 或“d”)端导入;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 B装置来制氧气。实验中,同学们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