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 验证铜比银活泼:2AgNO3+Cu=Cu(NO3)2+2Ag 置换反应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2NaH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C. 乙醇作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

D. 用烧碱制纯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A 【解析】 A、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u=Cu(NO3)2+2Ag,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C、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将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下列关于R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R>Cu B. R>Fe C. Zn>R D. R>Ag

B 【解析】 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说明R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R;R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R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H>R>Cu.由此而可知,R>Fe不正确,故B不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实验

现象

解释原因

A

红磷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

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B

酒精与水混合

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硝酸铵溶于水

溶液温度降低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D

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的溶解性变小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白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故解释符合,故正确; B、分子之间有间隙,故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故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故温度降低,故正确; D、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铅离子是重金属离子,能使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下来,故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1)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从数据处理方法的角度,可将下列处理方法中的A与____(填“B”成“C”)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_。

(2)C和CO是初中化学学习过的具有还原性的物质,通过分析下列反应:

C+2CuO2Cu+CO2

3CO+Fe2O32Fe+3CO2

得出的结论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C)参与反应时,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

C均为作图法升高H2S 【解析】 (1)根据数据处理方法的角度,可将下列处理方法中的A与C归为一类,理由是:均为作图法;(2)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2CuO2Cu+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上升到+4价,3CO+Fe2O32Fe+3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上升到+4价,所以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C)参与反应时,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升高,依据上述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能源

B.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C. 矿物的储量有限,且可以再生

D. 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D 【解析】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错误;B、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不是80多种化学物质,错误;C、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错误;D、回收利用金属,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等,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5.0g粗盐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吸取液体药品

B 【解析】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 

A.氧气B.氮气C.甲烷    D.________

C一氧化碳 【解析】 A、氧气不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氮气不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C、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故选C。D、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 同步测试 题型:简答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固体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根据以下信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1.6571%6.25% 【解析】 试题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钠,根据沉淀硫酸钡的质量可以计算硫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和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0g+87.00g+54.65g﹣140.00g=11.65g, (2)设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B 【解析】 A. 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错误; B.因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所以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较好,故制取; C.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与生成氧气的多少无关,故错误; D.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故错误;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