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反应:CO2+4Na2Na2O+C,可用于合成金刚石。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A. CO2 B. Na C. Na2O D. C

B 【解析】 试题还原剂或者氧化剂都是指的是反应物,所以答案应该在AB中选,还原剂是指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的物质,Na元素的化合价是从0升高到+1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溶液 自测题 题型:简答题

2017年《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会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一段时间后,氯化钠再次析出。

(1)钠原子转化为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数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常温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已知: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___,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直保持不变,此判断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变小9:25Na+错误 【解析】 (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故其核外电子数减少;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36:100=9:25. (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中阳离子是钠离子,符号为Na+;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在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

(1)溶液的导电性是指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

(2)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试验溶液的导电性,灯泡越亮,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3)溶液的导电性也可以用电导率仪(如图B)测定出的电导率数值大小进行衡量。电导率数值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提出问题1)溶液是否都能导电?

(进行实验1)25℃时,用图A装置进行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编号

液体

现象

实验结论与解释

1-1

100mL水

灯泡不亮

水不导电

1-2

100mL 10%的硝酸钾溶液

灯泡亮

硝酸钾溶液能导电

溶解在水中的硝酸钾能够解离出自由移动的k+和NO3-

1-3

100mL 10%的蔗糖溶液

灯泡不亮

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解在水中的蔗糖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仍以蔗糖分子形式存在

(提出问题2)溶液的导电性是否受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进行实验2-1)30℃时,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电导率,将数据记录下表。

氯化钠溶液浓度(%)

1.4

2.8

4.2

5.6

7.0

电导率值(S/m)

2.000

3.219

4.533

5.800

7.133

(进行实验2-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的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实验1-2和实验1-3的对比,说明________对溶液的导电性有影响。

(3)实验2-1中,溶解在水中的氯化钠解离出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2-2,不能够得出“对于氯化钠溶液来说,温度越高,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原因是_______。

(反思与交流)

(5)完成实验1-3后,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实验1-1,理由是_________。

探究水是否导电溶质Na+和Cl- 温度一定时,氯化钠溶液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氯化钠溶液浓度较低时,温度升高(改变)对溶液导电性几乎无影响氯化钠溶液浓度相对较大时,温度越高,溶液导电性越强由蔗糖溶液不导电,可推知水不导电 【解析】 【进行实验1】水不导电的原因是:水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解释与结论】(1)实验1-1测定了水的导电性,由灯泡不亮,说明了水不导电,所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是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 Cu B. Al C. Zn D. Fe

A 【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A、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B、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4.3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练习 题型:填空题

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设备A 的名称:________;产品B和C 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

(2)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工业炼钢时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

高炉 生铁 钢3CO+Fe2O3 2Fe+3CO2防止引入其他杂质 【解析】 (1)工业上炼铁的设备为高炉。高炉中得到的产品B为生铁,生铁进入炼钢炉中,得到的产品C为钢。(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2O3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3)生铁与钢最大的区别就是含碳量不同,工业炼钢的目的就是为了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用氧气把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4.3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练习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缺铁会引起贫血 B.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合理开采

C. 通常把 PH <7的降雨称为酸雨 D. 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C 【解析】 试题通常把 PH <5.6的降雨称为酸雨,C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

D. 向少量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蓝

A 【解析】 A、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加入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故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正确;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错误;D、向少量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蓝,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专题二 碳及其化合物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 【解析】 试题空气中氧气含量为0.3%,极少。含量少,无变化可能是无气体或者反应现象不明显,即无法判断,A、B错误;C、继续通过空气以增加二氧化碳的量,获得更明显的现象,正确;D、测量的就不是空气而是呼出的气体了,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用氢氧化钠的稀溶液治疗胃酸过多

B. 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 用聚氯乙烯来包装食品

D. 住宅发生火灾时应马上打开窗户散热降温

B 【解析】 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故正确;C、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用聚乙烯,故错误;D、打开所有门窗时,进来更多的空气,会促进燃烧,故发生火灾时不要立即打开窗户,故错误。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