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面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HCl(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酚酞在酸性条件和中性条件下均为无色.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方案一:你选择pH试纸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盐酸的pH<7.
方案二:你选择锌粒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锌与盐酸反应有气泡;氧化铜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会使溶液变色.
如你还能回答下列问题,将奖励4分(总分不超过60分)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成后过滤、蒸发就可得到纯净的CaCl2固体.或者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反应后蒸发(简要回答实验方法)也可得到纯净的CaCl2固体.

分析 [作出猜想]从盐酸与碳酸钙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1)熟记常用的化学方程式.
(3)从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况分析.
(4)要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也就是要证明溶液中有盐酸,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5)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钙固体,也就是要将盐酸转化为氯化钙,盐酸与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反应都能生成氯化钙.

解答 解:[作出猜想]若盐酸与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若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钙之外还有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HCl
(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显酸性,也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因而酚酞溶液呈无色,两种猜想都有可能.故答案为:不能;  酚酞在酸性条件和中性条件下均为无色
(4)盐酸的化学性质有五条,任选两个有明显现象的即可.故答案为:PH试纸;  盐酸的PH<7;紫色的石蕊溶液   
盐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锌粒;  锌与盐酸反应有气泡;   碳酸钙;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有气泡冒出等等(符合题意即可)
(5)要加入过量的某物质将盐酸转化为氯化钙,该物质一定不溶于水,若溶于水的话,虽然除去了盐酸,溶液中还会有剩余的该物质,那么该物质可以是碳酸钙;另外加入氧化钙、氢氧化钙也能将盐酸转化为氯化钙,但所加的量必须是适量,若加的过多,溶液中又会混入氢氧化钙.故答案为:碳酸钙;   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反应后蒸发.

点评 除杂一般有两种方法:将杂质彻底除去或将杂质转化为主物质,但所选物质不能与主物质发生反应,除去杂质的同时也不要混入其它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的《周易参同契》机世界上现在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
A.很稳定B.易氧化C.很活泼D.易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烧杯中盛有A、B两种固体物质的混合溶液,并且杯底尚有少最未溶解的A、B固体,若让溶液温度升到60℃,则杯底(  )
A.固体物质A、B都减少B.固体物质A、B都增多
C.固体物质A减少,固体物质B增多D.固体物质A增多,固体物质B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是这两者的混合物,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
假设1:黑色粉末是炭粉;
假设2: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假设3:黑色粉末是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碳与稀硫酸不反应.
[设计实验方案]:他对实验进行了一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表,请你完成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
①黑色粉末没有溶解假设1成立
假设2成立
假设3成立
[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黑色粉末为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作了如下实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木炭粉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你回答:
①烧杯中有( 填“有”或“没有”)不溶物.你的理由是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铜难溶于水,也不与硫酸反应.
②若过滤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H2SO4(写化学式,下同).
③若过滤后溶液呈蓝色,该溶液中的溶质是H2SO4、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
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
【讨论】你认为小英的猜想一定不合理.
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小明的猜想,理由是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小光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许多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并列成交叉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下列概念间关系十分正确的是A
A、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B、纯净物和单质属于并列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校化学的常用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①所示仪器的名称锥形瓶.
(2)用A何E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将药品加入装置A中的试管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验装置气密性.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B、C,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气体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
(4)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Zn=ZnSO4+H2↑,若用图中装置F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b端通入(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如图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1)(A)处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瓶塞没有倒放;
(2)(D)处量筒的规格应选用50mL(选50mL或100mL);
(3)E处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4)如果(B)处称量时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1g以下用游码),而其他操作步骤都正确,则实际配得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1)政府组织了人工降雨活动.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②(填序号)
①食盐②干冰③面粉④木炭粉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的作用是过滤,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
(4)为了防止水的污染.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D(填序号)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我们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洗菜水浇花等.
(6)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