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稀有气体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咱们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为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A小组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 |
I | 50.0g | 1% | 0.1g | 9mL |
II | 50.0g | 2% | 0.1g | 16mL |
III | 50.0g | 4% | 0.1g | 31mL |
(1)①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选填下图1中的装置编号).
②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 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
③B小组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该变化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通过比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2)C小组查阅资料: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于是他们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I)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操作 | 结论 |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 | 将固体加入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
(II)步骤①的目的是 .
(III)步骤⑦是证明 .
(3)D小组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
a.将12.25g KClO3与5.0g MnO2均匀混合加热
b.将12.25g KClO3与5.0g 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测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②测 .
(4)计算:12.25g KClO3中所含氧元素质量与克过氧化氢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面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内容 | 【实验1】制备气体 | 【实验2】测定气体含量 |
Ⅰ.打开K1 , 用注射器向盛有锌粒的A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 | Ⅰ.A(容积350mL)中为用排空气法收集的CO2 , B中装满水.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15mL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 |
(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K1关闭,打开K2、K3 , 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说明装置在左侧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
(2)实验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气体收集完毕后,在不拆卸装置的情况下,使A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B中的操作是 .
(3)实验2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160mL水,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NaOH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
Ⅰ.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1 | 向盛有2mL Na2CO3溶液的试管中 | 溶液变红 | |
2 | 1号试管0.1min红色褪去 | ||
3 |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水, . | 酚酞溶液浓度/% | 浑浊程度 |
5 | 大量浑浊物 | ||
2 | 少量浑浊物 | ||
0.5 | 无浑浊物 |
(1)补充上表中横线处内容:
(2)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填“成立”或“不成立”).
(4)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 .
(5)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水, .
(6)【反思与评价】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0.5%,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 %.
(7)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