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2H;
②二氧化氮分子NO2
③氢氧根离子OH-
④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5}{P}$2O5
⑤Fe2+中“2”所表示的含义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Al2O3

分析 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④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⑤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

解答 解:①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②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NO2
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OH-
④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显-2价,磷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可表示为:$\stackrel{+5}{P}$2O5
⑤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①2H;②NO2;③OH-;④$\stackrel{+5}{P}$2O5;⑤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⑥Al2O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量取液体
C.
过滤
D.
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通过气味辨别白酒和白醋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C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分子体积增大
D食物腐败生成了新的分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化学式为KO2).取100g生氧剂样品放入质量为20g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g水,已知KO2与水反应生成KOH和氧气(4KO2+2H2O=4KOH+3O2↑),使生氧剂KO2全部反应,其充分反应后(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水反应),称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g,计算:
(1)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
(2)生氧剂中KO2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B.NeC.N2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医院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理盐水B.液氧C.止咳糖浆D.碘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一瓶NaOH溶液在空气中完全变质,图中小球分别表示在变质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其中“●”表示的微粒是(  )
A.Na+B.OH-C.CO32-D.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正确的是(  )
A.FeCl2读作氯化铁B.ClNa读作氯化钠C.AgCl读作氯化银D.AlCl2读作氯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为配制20℃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并粗略测定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其化学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称取20.0g氯化钠固体;
②20℃时,量取50mL水倒入烧杯中;
③将氯化钠逐步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至不能溶解;
④分离出未溶解的氯化钠,并称得所有剩余氯化钠质量为2.0g.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不会使用到下列仪器中的A(填序号).
 
(2)步骤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3)步骤④中,分离出未溶解氯化钠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4)经过实验,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5)步骤②中,若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将导致所配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无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