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导管后放点燃的酒精灯或在导管后扎气球.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未(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
1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m1m2
2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能被吸引
3取黑色粉未,加入稀盐酸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无明显现象
4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明显现象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4.64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还原性(填写化学性质).

分析 (1)根据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据此解答;
(2)①根据铁能被磁铁吸附,能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分析回答;
②根据乙组生成物与酸反应的现象分析成分,根据化学式计算,验证分析推断;
(3)根据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解答 解:
(1)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可在导管后放点燃的酒精灯处理一氧化碳或在导管后扎气球收集一氧化碳,可以防止污染空气;
(2)①在甲中,黑色粉末全部能被磁铁吸引,能全部与盐酸反应有气泡,加入足量CuSO4溶液,有红色物质生成可知,甲组的固体产物是Fe,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②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固体产物为黑色,可能是铁粉、四氧化三铁或二者的混合物,在乙组中,生成物能被磁铁吸引,取黑色粉末加入盐酸,乙组观察到黑色固体溶解,无气泡,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铁粉的产生,说明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m2=4.8g×$\frac{56×2}{56×2+16×3}$$÷\frac{56×3}{56×3+16×4}$×100%=4.64g;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还原性.
故答案为;
(1)导管后放点燃的酒精灯或在导管后扎气球;
(2)①Fe+2HCl═FeCl2+H2↑;②4.64;
(3)还原性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到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A.0.30gB.0.20gC.0.15gD.0.4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小明将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对滤渣组成的分析,不可能出现的一组是(  )
A.AgB.Ag 和 ZnC.Cu 和 AgD.Cu、Zn 和 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聚乙烯塑料做电线外皮
B.
酱油中添加铁元素
C.
石灰石做建筑材料
D.
木炭吸附一些食品里的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氢氧化钙溶液(填试剂名称)、
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酸性.
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
(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质量/g
碳酸氢钠0、10V1
碳酸钠0、10V2
白色粉末xV1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表中x=0.1;V1 >V2(填“>”、“<”或“=”)、
[分析并得出结论]
(5)白色粉末是碳酸氢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下面是兴趣小组同学对暴露在空气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1]:
该氢氧化钠固体有没有变质呢?
[进行实验 1]: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用足量的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含有 Na2CO3
[提出问题 2]: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呢?
[进行实验 2]:乙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按如下操作流程进行实验.

[实验分析]:
(1)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步骤②的操作有搅拌 和过滤,搅拌的作用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2)证明步骤②中已达到 Ca(OH)2溶液过量的目的,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ac.
a.取少量滤液 B,向其中通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浑浊
b.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再加少量石灰水,无白色浑浊 
c.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再加少量浓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浑浊
(3)为获得纯净的氢氧化钠步骤③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蒸发浓缩、B、过滤. A.蒸发结晶B.降温结晶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流程中的 Ca(OH)2 溶液可以用稍过量的 Ba(OH)2 溶液代替,代替后的主要优点是A.
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钡易溶于水,用氢氧化钡溶液可以减少溶液中水的量,以提高蒸发浓缩的效率,并节约能源.
B.只有氢氧化钡才能除去杂质[实验拓展]:如何测定久置的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呢?
从一瓶久置的烧碱中称取了 20g,干燥后剩余固体固体质量为 19g,完全溶于蒸馏水 中配成 100g 样品溶液,现取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与样品溶液混合,充分反 应后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项目和次数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第 4 次
样品溶液质量(g)10203040
氯化钡溶液质量(g)10151530
产生沉淀的质量(g)1.973.943.94X
(5)表中第2、4次恰好完全反应.
(6)请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保留具体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CO2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硫酸铜的构成微粒有Cu2+和SO42-;在医疗上可以小苏打治疗胃酸(HCl)过多症,其原理是NaHCO3+HCl=NaCl+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