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OH Na2SO4 NH4Cl B.NaHCO3 H2SO4 NaCl

C.Na2SO4 FeCl3 KCl D.HCl KNO3 K2SO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沪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下册5.4酸的性质2 题型:单选题

下列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溶液的酸碱性 B.浓盐酸的挥发性

C.硫酸溶液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D.碳酸的不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只烧杯罩在2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熄灭,请你随他们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熄灭?

[猜想假设]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上部的氧气被消耗。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溶液,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小红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用如图1装置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最右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将燃着的短蜡烛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瓶中,发现____________,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烧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剩余氧气浓度15. 65%,二氧化碳浓度1. 898%。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图2中上面一条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_________(填 “A”“B”“C”或“D” )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的原因。

AB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南开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做了提纯NaCl的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中的(填序号)_____.

(2)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如图A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应停止加热.

(4)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_____.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把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天平上称量时,有较多固体粘在了蒸发皿上

D溶解11g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5)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g,不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_____.

A量筒 B天平 C烧杯 D漏斗 E蒸发皿 F玻璃棒 G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操作有: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a端通入氮气;

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④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

⑤从b端通入氮气.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

A. ①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①⑤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A.牛奶变酸 B.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

C.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 D.铁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科学方法对化学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 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1) 图甲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示意图。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序号)。

a.原子核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的电子层数

(2)图乙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A+B→C,请用微粒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3)实验1振荡3个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B、C填写),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对比A瓶与_____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4)实验2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将大小相同的红磷和白磷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可燃物 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5)实验3是探究铁钉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______(填“I”“II”或“III”),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

A. 在低温下我会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固体

B.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我易溶于水

C. 工业制取我,把我加压储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D. 我能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OH固体和NaCl固体

鉴别

加水溶解

B

KCl(少量K2CO3)固体

除杂

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

C

NaCl、FeCl3的混合溶液

分离

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D

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

检验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