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
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
D.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酒精中,铜丝变回红色

分析 A、根据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进行分析;
B、根据铜得到了氧,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铜能将乙醇氧化成乙醛,而自己还原成铜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故A正确;
B、铜得到了氧,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B错误;
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C正确;
D、氧化铜能将乙醇氧化成乙醛,而自己还原成铜,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铜的相关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个反应的判断标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C.NaOH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甲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C.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实验.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原因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以简化为铁生锈,小明用配制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实验,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缓慢氧化.
(4)在上述三个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与另外两个实验的测量结果相比,第三个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接近,推测其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广口瓶中氧气消耗得更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地壳中含有的氧、硅、铝、铁.结合如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电荷数为8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3O2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和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样品中一定含有Fe和CaCO3,不含Fe2O3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样品中含有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二者都有
【实验质疑】
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Fe2O3+6HCl═2FeCl3+3H2O;Fe+2FeCl3=3FeCl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试验.
【实验探究2】取3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过滤;
(2)固体Ⅰ的成分是CaCO3和Fe2O3(填物质化学式,下同);
(3)烧杯A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Fe、Fe2O3、CaO、Ca(OH)2、CaCO3
【实验反思】
下列对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D(填字母序号).
A.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
B.实验探究2烧杯C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
C.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
D.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氧化,冷却后再称重,重复试验,获得如表数据.请回答:
 试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
 1 45.0 84.9
 2 45.0 85.1
 3 45.0 85.0
 平均值 45.0 m
(1)表格中m=85.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同学小柯小江小龙
操作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滴入无色酚酞加入足量的$\stackrel{?}{-}$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现象变红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没变质变质变质
(1)小江加入的“?”是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酚酞使变红.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g.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对照①和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酸铵(NH42SO4
(2)硝酸钡Ba(NO32
(3)碳酸钠Na2CO3
(4)2个氢氧根离子2OH-
(5)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六价H2$\stackrel{+6}{S}$O4
(6)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