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B两种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
(1)在
 
℃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在高于20℃时,物质的溶解度A
 
B(填“>”“<”“=”)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
 
法提纯A.
(4)从B溶液中得到B,采用最合理的方法是
 

(5)10℃时,A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时,其溶质质量分数
 
.(填“升高”“不变”“降低”)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及判断降温时饱和溶液是否有晶体析出等.
解答:解:(1)由于在20℃时,A和B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2)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混有少量B的A;
(3)由于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故只能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从B溶液中得到B.
(4)10℃时,A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没有变化,故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答案为:(1)20℃(2)>(3)降温结晶    (4)蒸发结晶  (5)不变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白:
(1)2个铁原子
 
   
(2)2个钠离子
 

(3)3个碳酸根离子
 
  
(4)3个过氧化氢分子
 

(5)氧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镁原子的结构图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最容易
 
而达到稳定结构,它属于
 
元素,镁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在第
 
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该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x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它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C12HxO2N中,x的数值为
 
,氮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3)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氮分子含有2个氮原子.在一定条件下,每3个氢分子跟1个氮分子反应生成2个氨分子.在此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由此也可推知1个氨分子中含有
 
个氢原子,
 
个氮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发出强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白色固体,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两种元素是(  )
A、①和②B、①和④
C、②和③D、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汽油B、味精C、白糖D、白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放平稳的量筒内盛有20毫升液体,某同学读数为19.8毫升,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
A、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B、俯视
C、仰视
D、无法知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