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CB(填序号,下同).
(2)操作B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3)造成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的原因可能是BCD.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称量时,少量晶体仍粘在蒸发皿上
D.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分析 (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解答.
(2)操作B是蒸发操作,结合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3)NaCl的产率偏低,可能是由于氯化钠质量减少或水的质量偏多造成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⑤.
(2)操作B是蒸发操作,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3)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造成有一部分不溶性的泥沙等进入滤液,会导致所得精盐质量偏大,产率偏高,故选项错误.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会造成原混合物中的食盐没有全部转到精盐中,导致所得精盐质量偏小,产率偏低,故选项正确.
C、称量时,少量晶体仍粘在蒸发皿上,会造成原混合物中的食盐没有全部转到精盐中,导致所得精盐质量偏小,产率偏低,故选项正确.
D、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会导致食盐有一部分没被溶解,造成原混合物中的食盐没有全部转到精盐中,导致所得精盐质量偏小,产率偏低.
故答案为:(1)ACB;(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BC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NaCl的产率偏低的原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解决大班额,学校添置了很多运动设施或器材,这些器材中没有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篮球
B.
塑胶跑道
C.
钢制单杠
D.
尼龙跳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NaOH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假设】猜想1:没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2: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猜想3: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称取上述固体样品8g溶于10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产生白色沉淀①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的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pH=10说明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②NaOH(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1)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③使样品中的Na2C03完全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④猜想3是正确的.
【拓展】要除去氢氧化钠中含有的碳酸钠,所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⑤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思】通过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⑥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8B.26C.22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认真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807年,科学家首次利用电解氢氧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时得到氧气和水.1921年,科学家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样获得成功.
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小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很快就会被氧化失去光泽.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密度大,保存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放入滴加过几滴酚酞试液的水中,可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来回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会变红.收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经检验发现其具有可燃性.
工业上用钠作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如4Na+TiCl4$\frac{\underline{\;熔融\;}}{\;}$+4NaCl;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造高压钠灯.
(1)制备金属钠的方法是电解氢氧化钠或电解熔融氯化钠.
(2)钠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很软等(需答出2点).
(3)能说明钠遇水生成气体的现象是在水面上来回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
(4)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5)实验室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BCD.(填字母序号)
A.钠是金属                B.常温下钠能与氧气反应
C.常温下钠能与水反应     D.钠比煤油的密度(0.8g/cm3)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甲同学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人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他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酸和碱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写出甲同学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2)乙同学在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时,溶液变红不是很明显,于是又继续滴加酚酞溶液,却发现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提出问题】乙同学很诧异,是什么原因导致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与所用NaOH溶液浓度较大有关;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0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的猜想很快被否定,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0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设计实验】(3)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将NaOH溶液稀释,滴人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酚酞溶液,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2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该酚酞溶液
(4)丙同学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推测红色褪去的现象与碱溶液无关,可能是所用酚酞溶液的问题.于是他查阅资料,发现酚酞溶液是一种弱有机酸,他又向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滴加若干滴新配制的酚酞溶液,结果发现溶液变红后并没有消失.这说明酚酞溶液本身微弱的酸性应该不是 (填“是”或“不是”)乙同学实验红色消失的主要原因.
(5)请你再猜测乙同学实验现象的可能原因,并设计实验予以证明(注意:无实验设计证明的不给分).盛酚酞溶液的试剂瓶之前盛过酸溶液没有洗净.取乙同学所用酚酞溶液少许,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若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现象,继续滴加后出现红色且不再消失.即可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碳铵(碳酸氢铵)是一种速效氮肥,如图1是某袋碳铵标签的一部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袋碳铵的纯度,取8.5g样品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碳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CO3+2NaOH$\frac{\underline{\;\;△\;\;}}{\;}$Na2CO3+2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两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表所示
时间/S02030406080100120
增加质量/g00.71.0m1.51.61.71.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在使用碳铵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
(2)请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以反映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判断表中m约为1.2.
(3)试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钠--小苏打B.汞--水银
C.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D.碳酸钠--烧碱、火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1)如图1有A、B、C三个实验操作图,回答

①实验A现象是加入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②实验B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导电性明显增加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能产生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③实验C,使用红磷的作用是和白磷比较,得出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向一定量的废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变化如2图所示,填空:
①AB段反应的现象是有气体产生;
②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③D点表示溶液中溶质有NaCl、Na2CO3(填化学式);
④为了防止污染,兴趣小组对废液进行处理,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加入下列过量的物质使废液呈中性,该物质可能是C.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石灰石     D.纯碱
(3)有密封不好的氢氧化钠样品,取l0g白色粉未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8克,请计算白色粉未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